【人間方塊】便當

謝鵬雄 |2009.02.05
871觀看次
字級

便當,原是日語。普通話稱飯盒。但「便當」這名詞,似乎叫出聲來也很便利。就姑稱便當。

便當據說是台灣地區銷售量很大的食品之一。據年前的統計,已超越出售一億盒。不開發票的部分還不知有多少?

便當大概是省錢而可以吃飽,又維持營養均勻的外賣熟食。又到處可買到,所以真的很「便當」。

小學生、中學生每天帶個便當上學,可能是和便當接觸的開始,對於貧苦家庭裡的小孩而言,便當是一種浪漫。每天中午打開飯盒,裡面的菜肴可能也有小小的驚喜。總是母親在有限的買菜錢裡,百般計較,為兒女準備的菜色。我自己當小學生的時候,如果預知便當裡有一個荷包蛋,當天上午四堂課裡都心不在焉,只等著第四堂下課,吃那個荷包蛋。我曾環顧周圍的同學,他們掀開便當蓋的速度也都很快。

近年來台灣的便當很多樣化,從最便宜三、四十元的到中等的,到高檔數百元的,琳瑯滿目。曾有某機關開會時中午吃五百元的便當,消息傳出,備受批評。想來一個便當賣五百元,內容一定可觀,除了吃不吃得起之外,倒也想見識一下。

近來有所謂 「鐵路便當」以「思古幽情」招徠主顧客。其實鐵路上的便當,日本數十年前就有了。而且每站賣不一樣的便當。譬如從東京坐火車到本州北端的青森,中國經過很多站。熟客都知那一間的便當好吃,車子將在那站靠停的時候,許多人早已站起來,準備衝下月台去買便當。你若搞不清楚狀況還以為為什麼會這麼緊張。

吃便當成為坐火車旅行的重要誘因,可能是自然發生的。但聰明的鐵路局,很快想到這是推廣火車旅行的好主意,蓄意經營,如今已是人人皆知的樂趣。

根據我國明、清時代的小說敘述,以及日本「徘聖」芭蕉經營在「奧之細道」行腳的紀錄,遠行的人帶一個便當或兩粒飯糰並無濟於事。因為一個便當一天就吃掉了,往後的日子怎麼辦呢!通常行囊中皆一袋米。到了後不靠莊前無人家的時候,就抓一把米,放在隨身帶的碗裡,搯泉水泡之,片刻之後,米泡軟了,就此食之,聊以充飢。今日台灣旅客也流行去「奧之細道」旅遊。遙想前人旅行,以生米為便當,不知也有些感覺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