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銀座─專業職人世界第一
作者:須藤靖貴
譯者:山田淑敏
出版:天下雜誌
文明堂、煉瓦堂、銀座千疋屋、天賞堂、高橋洋服店、山野樂器、丸八祺盤店、銀座東作、銀座刀劍桀田……作者挑選了位在銀座的三十一家名店──請注意原文是「名店」非「老店」,老店不一定是名店,名店雖然需要相當時間,但不一定「老」──訪問支撐名店的名匠。有西餐主廚、西點師傅、調酒師、穿和服技術師、鐘錶修理師、江戶筷子製作師、珠寶設計師、棋盤師、和式釣竿製作師……等。
每一位名匠的背後都有曲折的過程,無不充滿甜酸苦辣,可以說,沒有一位名匠是不費精神、時間即自然養成的。有幾個因素是他們能成為名匠的共通之處。
一、不說「麻煩」,禁止說「麻煩」
南蠻銀圓亭的「燉牛肉」是招牌菜,費時十天特製而成,料理的師傅花三年才學會判斷醬汁的風味。最後一道步驟是把新舊醬汁依比例混合,讓店的醬汁能一直保持同樣的味道。有人認為最後這混合步驟,偶爾一兩次不做,客人也吃不出來,但萩本先生說:「做與不做將會有天地之差,愈是做不好的人愈偷懶,因為他們不知道偷懶的可怕結果,而真正的廚師絕不會說『麻煩』兩個字。」
清香園的韓國料理家張貞子女士也「嚴格要求員工不可偷工減料,在清香園禁止說『麻煩』兩個字。」
二、嚴格的基礎訓練
煉瓦亭的西餐主廚荒井重忠先生說,「判斷一塊肉排炸好了沒,除了看炸粉的顏色之外,聽油炸的聲音也很重要。整整一年以後才真正學會看顏色,聽聲音。」
有人說:「才一年,那不是很快嗎?」
荒井回答說:「那可是每天從早站到晚的一年耶!」
小宮謙治是水果識別家,能分辨水果的好壞,甜度、熟度。剛入門時學習「敲」蘋果,好的蘋果敲起來會有「咚咚」的飽滿聲音,手指的觸感也有結實的感覺。但是,「新人一開始不能理解所有種類的水果,必須照階段層次漸進。」先從葡萄柚、香吉士開始,再進階到木瓜、奇異果、芒果,接著是水蜜桃、草莓、葡萄,最後是最難的哈密瓜。
永宮先生學習鑑定水果五年才進階到識別哈蜜瓜,又經過五年才有了今日的基礎。
基礎訓練關係到未來能否成大器,絲毫馬虎不得,必須全神貫注,不厭其煩,持之以恆。
三、以客為尊
「以客為尊」說來容易,做起來並不那麼輕鬆。我常搭計程車趕時間,有的司機儘管你跟他說想走的路線,他一概不聽,堅持走自己的路線。
西服店主也是裁縫師的高橋純先生說:「有不少男士對自己西服有極大的執著,任何部位尺寸都不容許裁縫師做稍許改變,不管時代潮流,客人堅持同型同尺寸的領子,同樣長度的長褲。」而對這樣的客人,有的裁縫師會建議,或擅自決定「新型式」,以符合時代的流行,或裁縫師個人的品味。但是,高橋先生說:「我認同客人的看法,堅持穿適合自己喜好的衣服,才是真正上等的時髦。」
「以客為尊」的觀念也表現在和式釣竿製作師松本和彥先生身上。談到釣魚,他說愈厲害的釣客對釣竿的要求愈嚴格。有些客人訂做釣竿時,堅持許多細節必須配合他們的習慣,做好以後要求再調整,「我認為讓要求多的客人滿意,是身為釣竿師傅的責任。」
四、不能掉以輕心
有人會自認經驗豐富,偶而偷懶一下。吧檯調酒師永島明先生說:「面對客人,不論年齡經驗都不該掉以輕心,不能因為經驗老到就自認老練,接待客人這門學問,永遠沒有學完的時候!」
《銀座專業職人世界第一》趣味十足,每一位名匠的成功故事,充滿啟示,讓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