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免疫力,是決定健康的關鍵。小至感冒,大至癌症,都與免疫能力有關。傳統醫學也認為,身體的正氣足,邪氣就不易盤據在體內,造成生病。營養的均衡是維持免疫力的重點,坊間相關的文章和書籍不少,重視養生的朋友可能也早已蒐集了不少的資料。《人間福報》的讀友有不少是素食養生者,筆者就從素食者應如何攝取均衡的營養來強化免疫力的角度與大家分享吧!
蛋白質是維持免疫機能的主角,它是構成白血球和抗體的主要成分。蛋白質不足的人無法生成足夠的白血球和抗體,最後造成免疫機能下降。吃素的朋友要如何攝取質量均足的蛋白質呢?簡單,五穀雜糧與黃豆搭配著吃就可以了。
前台北醫學院院長,罹癌後仍勤奮研究抗癌方法,最後以九三高齡仙逝的董大成博士曾說,黃豆可比高麗參,又把黃豆糙米飯譽為「天下一品飯」,黃豆的保健價值,可見一斑。能吃新鮮的黃豆最好,傳統的黃豆加工製品次之(豆漿、豆腐、豆干等),黃豆蛋白加工品(素肉、素魚等)較不推薦,因為調味品或食品添加物較多。
每一種營養素都在免疫系統的維持上扮演一定的角色,在此不一一贅述,只說我們在日常飲食中容易攝取不足的。一是維生素B群,缺乏B群家族的任何一員,都會使細胞活力下降,我們可以從全穀類、豆類、堅果類、深綠色蔬菜攝取到;另一類是各種微量礦物質(即鐵、鋅、硒、銅、錳酘酘等礦物質),它們是新陳代謝的催化劑,也是身體中千百種不同酵素的核心元素。
現代人的飲食趨於精緻,土地又被過度耕種,微量礦物質很容易攝取不足,間接影響免疫機能。除了前面提到的全穀類、豆類、堅果類、新鮮蔬果以外,紫菜海藻等食物也是很好的微量礦物質來源。
「飲食均衡,從各種天然新鮮的食物攝取充足的營養」雖然是老生常談,卻是強健免疫機能的不二心法。盡可能的攝取全穀類食品,充足的新鮮蔬果、豆類、堅果與海藻,就能使營養的攝取不虞匱乏。其他如十字花科蔬菜(如芥蘭、油菜、花椰菜、高麗菜、萵苣、白菜、白蘿蔔)、苦瓜、大蒜、洋蔥、香菇等食物,也被認為與提昇免疫力有關,給大家作個參考。
均衡營養是強化免疫機能的重點,但不是全部。作息的規律與心情的調適也很重要,人生三養是營養、保養與修養,作到了營養,也別忘了保養和修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