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點靈】椎弓斷裂與脊椎滑脫療法

蘇聰明 |2009.01.14
24222觀看次
字級

在骨科的領域裡,椎弓斷裂和脊椎滑脫是常見、卻棘手難治的毛病,通常發生在外傷合併退化性病變者。

椎弓斷裂(或稱脊椎分離)是指脊椎骨的椎弓一部分發生骨折而分離的現象,常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特別是活動量大、曾經摔跤或受過傷者。這類患者在受傷初期,因為骨裂後靠疤痕組織連結,症狀並不明顯,但隨著年齡漸長或做粗重的工作,症狀就會產生,無法久坐久站,但躺下後因負荷減輕,就會舒服很多,而彎腰時因分離程度大,會更痛。

如果斷裂的脊椎骨已向前方滑脫,則稱之為脊椎滑脫症,以五十至六十歲的人比較容易罹患,多半是退化所引起。

由於這種病症會使神經通過的脊椎管變得狹窄,脊椎神經受到壓迫會引起疼痛,如果滑脫的情況嚴重,還會出現神經症狀,例如下肢疼痛、腳部麻痺,甚至無法步行。

脊椎滑脫或椎弓斷裂,其實都是一種椎間盤退化所引起的關節囊鬆動、滑脫的疾病,椎弓本身有時會有先天的弱點存在,特別容易出問題,使用久了,也會出現疲勞性骨折,大都發生在第四、第五腰椎,而且男性的患者比女性多。

一般以為只要罹患椎弓斷裂症,一定會有脊椎滑脫症接著發生,但只有一部分的人會如此。如果椎間盤健全,脊椎之間的能力好,就不會轉變成脊椎滑脫症;但罹患脊椎分離者,椎弓部分較弱,因此要避免搬重物及劇烈運動,以防部分骨頭移動。

在治療方式上,通常滑脫程度未達三分之一以上,就可以採用保守療法,包括吃藥、戴護腰或背架,注意姿勢坐時緊靠椅背,睡硬床及復健,平時可以做一些能增強腹肌、腰肌及背肌肌力的柔軟操,或由合格中醫師進行推拿、針灸、熱敷等物理治療,並服用中醫骨科學方劑「續骨活血散」,也有改善效果。

中藥可以使肌肉放鬆、血液暢行,支撐力增強,降低疼痛。不過,對於已有脊椎分離或滑脫的患者,是無法回復成未移位的狀態,但可以讓腰椎及薦椎的間隙寬一點,壓力降低,韌帶及肌肉的支撐力提高等,使神經所受到的壓迫減少。

如果上述方法進行三至六個月後仍無效,或症狀更為嚴重,就要考慮手術治療,不過要不要開刀還得看痛的程度和年紀而定。

不論是經由開刀使脊椎分離、滑脫的症狀改善,或者是以中醫療法來改善症狀,後續的良好生活習慣還是必須維持,以免復發,再度受苦。

(作者為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  蘇聰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