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明明做了好事,卻被人誤會怎麼辦?」童話書裡多半非黑即白、對錯分別,但孩子一天天長大,就會發現事有兩難與灰色地帶。南投縣育樂國小五年級老師王文華編寫「做了一件好事之後」的教材,教學生「一件事可能有很多面貌」,昨天獲教育部頒獎表揚。
教育部昨天頒發「全國校園國語文線上閱讀活動」的「語文教材徵選」獎項,共六十件作品得獎,都登在網站供中小學師生閱覽,網址http://i-read.moe.gov.tw/read_game/index.asp。
「做了一件好事之後」得到國小五、六年級生活故事類第一名,描寫阿志撿到皮夾,送到訓導處,不料皮夾裡的錢竟少五千元,失主洪老師、主任及班導都懷疑是阿志偷的。
「我們常教小朋友要日行一善、要做好事,但是做了好事反而被人誤會怎麼辦?我以後還要做好事嗎?」王文華問學生、也自問。
王文華說,還好在學生讀完故事,討論、答題後,再被問到願不願助人時,都說願意。
台北縣天生國小老師歐亞美、吳慈華,分別負責文字與繪畫,創作出「淡水傳奇—海洋保育繪本」,獲國小三、四年級繪本組第一名。
新竹市虎林國中就建在昔日空軍基地上,呂美琪老師以此地的黑蝙蝠中隊傳奇為題材,寫成小說,也成為該校推行本位課程最佳教材。
台北縣秀朗國小老師劉振中寫「科學頑童—費曼」傳記、新竹市建華國中老師趙尚郁則以去年北京奧運最閃亮的游泳明星菲爾普斯為題,編寫傳記,分別獲得國小與國中組「名人傳記類」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