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經烏克蘭管線恢復供應天然氣給歐洲的協議一波三折,烏克蘭十一日雖簽署協議,卻添加「但書」,宣稱未積欠俄方任何費用,俄方認為此舉使協議失效,因而未恢復供氣。協議破局後,歐盟趕緊和烏克蘭溝通,烏克蘭同意重新簽署協議。
俄羅斯十日和歐盟簽署恢復供氣協議,俄方同意接受國際監督員在烏克蘭境內監督俄方的對歐供氣。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和歐盟輪值主席捷克總理托波拉內克會談後,十一日凌晨宣布,烏克蘭也已簽字。不過,季莫申科表示,希望監督員公開確認,烏克蘭履行讓天然氣過境輸送的義務,並沒有像俄方指控的那樣「盜取」天然氣。
俄羅斯外長雷夫洛夫表示,烏克蘭為協議添加手寫但書,和俄國、歐盟簽署的文件衝突。法新社報導,烏克蘭在但書宣稱,並未積欠俄方任何費用。
俄國總理普亭致電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告知俄方無法接受烏克蘭附加條件。歐盟方面認為,烏克蘭的但書並不影響協議效力。但俄國總統麥維德夫在電視上說,他已下令政府不得接受已簽的協議,因為協議無效。
經過歐盟斡旋,烏克蘭同意重簽協議。俄羅斯總理發言人佩斯科夫十二日表示,俄羅斯擔心烏克蘭方面簽署過境供氣監督議定書的級別較低,但在確信簽署文件的合法性,並開始檢測工作後,準備恢複供氣。
歐盟能源部長十二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幫助受影響國家的短期措施,以及避免「斷氣」危機重演的方法。歐洲近日籠罩在低溫中,至少已有十一人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