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始,放眼天下,除全世界經濟景氣疲軟,加薩走廊仍然砲聲隆隆、戰火不歇。
新年若能許個心願,相信全天下不少平民百姓都是一願世界和平、二願景氣復甦、三願健康快樂、生活幸福……,這是生而為人最平凡的訴求,其實也就是人生最終極的追求目標。為什麼千百年來「和平」二字對人類而言總是遙不可及?東方的、西方的,古代的、現在的,戰爭對人類全體毀滅性的影響,影響深遠;雖有樂觀人士認為:無破壞難以重建,但戰爭後遺症在真正經歷過的人身上,恆久難逝。
用電影觀看爭戰,除了將刊出的吳宇森兩部大製作—「赤壁」與「赤壁—決戰天下」代表東方的、古代的遠距之戰,可因時空已遠、更客觀細膩地從藝術和說故事角度出發拍攝,距離今日較近的,即使發生地在荷蘭「黑書」、哈薩克「給史達林的禮物」、匈牙利「榮耀血戰」、澳洲「澳大利亞」,無論男女老少,仍然有貼近的掙扎與疼痛。
「黑書」由保羅范赫文(Paul Verhoeven)執導,以猶太歌手艾莉絲(卡莉絲范荷登飾)在二次大戰期間經歷親眼見父母兄長被德軍劫財獵殺,她逃到已被解放的荷蘭南區,被反抗軍收容,當起女間諜,與德國指揮官蒙茲假戲真做談起戀愛,夾在德軍和反抗軍之間兩邊不是人…,是不是很像東方版的「色戒」?囊括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與女主角提名、荷蘭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導演、女主角三項大獎,透過人性雙面的描寫,正邪兩面、殘忍與溫柔、忠誠與背叛……,國仇家恨難解,最後女主角落腳以色列、結婚生子安身立命,當昔日回憶湧上心頭、真有大江東去浪淘盡之慨嘆,學會原諒是最終的旅程;這齣上映中的院線電影幾乎不見宣傳,卻單廳放映連映月餘,靠的就是口碑!通俗又深具娛樂效果,圍繞著女主角周遭的親朋好友甚至敵人的遭遇曲折、卻不拖泥帶水,顯現世事無情;劇情一再翻轉,回想起來又銜接得合情合理,只剩噓唏。
「給史達林的禮物」由魯斯坦‧艾德拉謝夫(Rustem Abdrashev)執導,說著哈薩克語還外加俄語的旁白說明,奇特的觀影經歷。一輛載滿猶太落難者的流放列車,緩緩駛向絕望的終站,被驅逐的人都曉得,這趟旅程有去無回。九歲的猶太小男孩沙士奇,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身在車上,唯一陪伴他的爺爺已是再也喚不醒的冰冷遺體,舉目無親的年幼生命,被偷偷混在屍堆裡、送下死亡車。蒙幸運之神眷顧,沙士奇被哈薩克鐵路工人哈樹帶回家收養、重獲新生。史達林生日到了,沙士奇深信只要送了禮物,爸媽就能回到他的身邊。一場戰爭開始的偶然,結束於沙士奇老年重返這村子,哼著「無風夜裡的明月、月光閃耀在水面,村野之人深沉的心、有如湖水翻湧呼號」叫人難忘的哀歌,緬懷這段童年最美的時光。
耗資一億三千萬美元,號稱「澳大利亞史上最貴電影」、「澳大利亞」,是澳洲導演巴茲魯曼繼「紅磨坊」七年後的作品,妮可基嫚與休傑克曼主演,影片以三○年代Top End的北領地達爾文為背景,深入澳洲原始大地,在西澳金柏利地區、昆士蘭海岸線及雪梨市郊小鎮等地拍攝,一場兩千頭野牛橫越澳大利亞內陸的浩大場面,完美呈現澳洲壯麗風光。二戰日本的侵略轟炸達爾文,原本是生離死別慘兮兮的結局,電影公司認為不利票房,導演因此重拍光明美好的團圓結尾。景致天色是澳洲也是本片的強項,連壯碩的男女主角身材、服裝、都與大自然的美相爭妍、互輝映。因為澳洲除了原住民,真的沒什麼文化可發揮宣揚,所以攝影美術之外,很難印象深刻;最後磅礡的收尾只剩美好管絃配樂撐大梁,貫串全片的主題曲還是舶來品「綠野仙蹤」秀蘭鄧波兒唱的「彩虹」,訴說著人們追求幸福美好的共同願景!
二○○九春天將上院線的「榮耀血戰」,是匈牙利新銳女導演Krisztina Goda取材自五○年代匈牙利民眾起義反對前蘇聯暴政的十月革命,以及著名的「一九五六年奧林匹克水球暴力事件」,然後用沒有正確答案、不必問為什麼的「愛情」,黏合兩起歷史流血事件—政治與運動的。從布達佩斯到墨爾本,片中秘密警察可怕、內政部長費利叔叔可怕、學生盲從的熱情可怕、連弟弟傑西的懵懂無知都很可怕。人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以上都是恐懼的源頭,政治是、任何主義的狂熱也是,一旦涉足,永不自由。
兩種戰爭兩個不同的戰場,截然不同對人的命運、對生命態度的影響;今日的電影紀錄過去的幼稚,逢新年感嘆世局照亂不誤
—頭條新聞不又是五十年後的一齣悲劇電影?換在加薩走廊發生、死的三千人是以巴人士而已,人類可曾記取過什麼教訓?看看在台的外省老兵,時代對得起他們嗎?當年的敵對、勢不兩立是誰玩的遊戲?走到今日是誰開了你一生的大玩笑?當年的犧牲、堅持可有意義?而今一切晚矣!
就讓比強弱、爭勝負的愚蠢遊戲留在競技的運動場上!最後的匈俄水球大戰,一流競技你來我往,是全片最好看的部分—榮耀水戰。匈牙利人用本片紀錄一段他們的一八九五,並提醒我們:「千萬別期待別人!靠自己,最自由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