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論總明一心,今再敘述「歷餘一心三觀」:
因修一心三觀的緣故,能次第入圓教的十住銅輪位,破除無明,證得無生法忍,乃至四十二地諸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此即是說明圓教的六即佛位(註)的意涵,在修道上與藏、通、別教之差異。圓教於十住銅輪位時,能證得無漏的清淨果報。因為從十住開始,斷除一分根本無明,顯一分中道實相。次第經歷四十二位,必然能成就究竟佛果。故說:「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聖(十地)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即是以賢聖為因,妙覺地為其果報也。(待續)
註:
簡單說明圓教六即佛義,以助了解「一心三觀」的內涵:
{1}理即佛:一切凡夫眾生現前一念心性,便是如來藏的理性。
{2}名字即佛:理本現成,而吾人日用不知,由於一向執迷不聞三諦,全然不識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值遇某種因緣,或從善知識,或從佛經卷,了知如來藏性,悟二空理,通達一切法皆是佛法。
{3}觀行即佛:此觀行位有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和正行六度的五品淺深次第。此觀行位人,已經能夠圓伏(一伏一切伏)五住地煩惱,不起現行。而猶未能斷除見惑。是圓教的外凡位,與別教十信位相當。
{4}相似即佛:此位之人,為圓教的十信之位。於初信位上,斷除見惑,於七信位上,斷除思惑。於第八、九、十信位上,斷除沙塵惑。是圓教的內凡位。又此位之人,獲得六根任運不染六塵的實證,所以稱作「六根清淨」,於一一根中,皆各能具有六根的功用,能夠六根互用,作六塵的佛事。六根清淨位,據《菩薩瓔珞本業經》,稱鐵輪位。
{5}分證即佛:因相似中道慧觀之功力增勝,初破一品根本無明,見佛性,入於圓教初住位,亦稱銅輪位。從此入於聖位(與藏通二教斷見惑即名聖位不同),更由第二住至十住,歷十行、十回向、十地和等覺,共四十一位,皆分破無明,分證法身。分證即佛,圓教十住位稱之銅輪位。
{6}究竟即佛:分證位到了等覺,去佛僅差一等,名「有上士」,此等覺位人更破最後第四十二品生相(微細)無明,證入妙覺之極果;至此已經窮盡法海淵底,智斷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