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化訊】日治時期台南縣虎頭埤神社已毀,但保有一座「鳥居」,虎頭埤風景區管理所最近完成「鳥居」文獻調查,增進遊客了解,可來趟深度之旅。
虎頭埤風景區管理所主任李文章昨天說,虎頭埤保有台灣少數存在的「鳥居」,且相當完整;很像牌樓大門,有兩根支柱,支柱上面有兩個橫梁,有些用木材製造,有的用水泥建造,虎頭埤風景區大門左側的鳥居是用水泥建造。
鳥居和日本神社主祀「天照大神」的傳說有關,傳說天照大神有一次躲在山洞中,還用石頭堵住洞口
;百姓建了高支架,將公雞放在支架上齊鳴,天照大神受不了推開石頭,支架就是第一座「鳥居」。
但台灣各地建的神社大部分沒有「鳥居」,只有少部分規模大的神社建有鳥居;鳥居主要用來區分神域與人類所居住的地域,算是一個界線,神域的入口。
虎頭埤新化神社建於日治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是當時新化街官民為了慶祝昭和天皇登基而建。神社祭祀的神,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天照大神。
虎頭埤風景區完成神社祭看路線調查,從「鳥居」開始,經過舊橋到達「紅厝」,在紅厝內沐浴淨身,再沿著走一段長約二百公尺的燈籠通道,才到達神社。通道兩旁對稱的燈籠,以水泥建造,高約二點五公尺,氣勢雄偉。
李文章說,一九四五年國民黨政府接管後,神社和石燈籠通道被拆除,只有少部分水泥燈籠及神社水泥階梯的遺跡;建議遊客可從「鳥居」開始,一路沿著芬多精步道,走到神社原址,有發思古幽情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