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四川省廣元工農鎮千佛村近日國道公路改造開工,千佛崖景區災後重建也全面啟動。
五一二川震,千佛崖部分石刻造像出現裂隙,山體滑坡。廣元市政府根據千佛崖風景區旅遊暨文物保護規畫,專案加速災後重建,預計兩年建成國家級綜合文化產業、旅遊景區。
位於嘉陵江上游的千佛崖石窟,全崖造像南北長三百八十八公尺,最高處離地四十五公尺,保存有八百七十多個窟龕,七千多尊造像,窟龕重疊分布,最多達到十四層,是四川規模最宏偉的石窟群;一九六一年,名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崖石窟始鑿於北魏晚期,歷代不斷開鑿,至唐代達到鼎盛,五代以後漸趨式微,宋、元、明、清多為粧鑾佛像之舉,清代續有雕鑿,其開鑿歷史綿延一千四百餘年,題材豐富,雕工精湛,可媲美同時期中原北方石窟,是南方重要的石窟群,被譽為「歷代石刻藝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