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學年試辦 2700個名額採「內含」方式 全校排名前5%或10% 錄取生首次基測前報到
【本報台北訊】教育部原擬比照大學「繁星計畫」,推動國中升高中繁星計畫,先從教育部補助的一百零七所優質化公私立高中試辦,由於排除明星高中,失去「摘星」意義,已正名為「高中免試入學」方案,從九十八學年度開始試辦,目前就讀國三的學生開始適用,名額兩千七百名。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明天將召集獲得教育部優質化高中補助的學校,開會討論訂定「免試入學」招生方式,目前確定兩大原則,一是透過免試入學管道升學的國中生,可以不必參加國中基測考試,二是國中在校成績的門檻,初步訂為全校排名前百分之五或前百分之十兩個方案來討論。
教育部中辦科長蔡志明,由於高中免試入學方案不需要看基測成績,因此參加試辦的優質高中最好盡快訂出招生條件,趕在三月底、國中基測報名前,公布免試入學的榜單,以免影響國中生報考基測權利。
蔡志明表示,教育部將鼓勵九十五年至九十七年獲得教育部「優質化高中」計畫補助的一百零七所公私立高中,都能參加免試入學方案。
預計至少會提供兩千七百名以上的名額,但免試入學名額採「內含」,即包含在各校原規畫申請入學的名額。
至於高中免試入學的時程,中辦表示,必須在三月底前放榜,錄取考生必須在第一次國中基測前報到,放棄報到才可以參加基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