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程碧(藍衣者)假日會帶三個女兒在福寶白色沙灘作淨灘義工。圖/莊居芳提供
四十八歲的莊居芳和太太,兩人服務時數合計一萬九千個小時,女兒也近七百個小時。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九十七年度全國績優志工表揚典禮上,一百零九位服務時數超過八千小時的志工,在此接受內政部社會司司長曾中明讚賞,其中有一對年紀未滿五十的夫婦,也是實至名歸的金牌獎得主,在會場中受到特別多的注目。
體悟大我 回饋山林
現年四十八歲的莊居芳是台東人,被太太莊程碧玲取了「閃電俠」綽號。民國六十八年到彰化芳苑牧場擔任獸醫師,因為喜歡東奔西跑的生活,轉跟父親學習珠寶買賣,三年的利潤所得全投入登山健行。
在群山深壑中,他有了「人很渺小,名利不再重要」的體悟,毅然放棄高薪,投入非營利事業及環境保育。
莊居芳的義工資歷已邁入第三十個年頭,他說,最初只是抱著想玩、拿津貼的心態,如今變成「不歸路」的使命感。十二年的時光,他完成攀盡台灣百岳夢想的同時,看到台灣山林日益受到髒亂污染,一個想回饋的念頭,他開始思考可以為後代付出什麼。。
在擔任秀和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後,他結識太太莊程碧玲,美滿的家庭五年內陸續加入了三個女兒。
當雪霸國家公園招募高山義工時,他與太太商議,召集五十位登山好友,「一起爬山,一起撿垃圾。」他說:以前自己跟許多人一樣夢想賺大錢,但認真想為環境作貢獻時,想法就改了,覺得錢夠用就好,「環境才是我們的資產,我們替未來的孩子保管資產,當然要努力。」
然而,高山義工的行程排得很滿,除要上山宣導淨山觀念、清理雪山步道,還要維護解說牌、割鳥網、拆陷阱。
莊居芳還兼任環保署環境義工團長,到社區和校園宣導環保議題,教人把廚餘變堆肥;凡是願意配合的民眾,莊程碧玲就把童玩和用回鍋油製造的有機肥皂當作禮物贈送。
日子再忙,莊居芳樂此不疲,身為環保署環境義工團長的他,也是雪霸高山義工、彰化縣環保局環境教育宣導師,太太則是彰化縣綠野協會理事長,兩人生活儉樸,所以能衣食無虞地投入義工領域。
因為都愛山林,兩人一年至少有五十天會在山裡,莊居芳說:「透過當義工,可進入不同生活領域,人生經歷變得多,就能擁有不一樣的生活。」
服務30年 難忘雷擊
三十年義工生涯,最難忘的就是「被雷擊中」。九十年四月,夫婦倆為協助雪霸國家公園作武陵四秀步道勘查,連續幾天都在山上工作,因山區下起細雨,決定下山,忽然雷聲大作,一道閃電射來,落雷打到莊居芳背後的外掛垃圾袋,穿過背包擊中身體,隨即昏厥,太太伏在他身旁不停哭喊,要他別丟下她。
大夥兒將莊居芳抱進帳棚後,輪流做心肺復甦術(CPR)急救,在強勁風雨中,海鷗部隊把握時機,花了兩小時才讓直升機順利載往醫院,經過十六小時搶救終於無礙。
原本需要截肢,卻在眾人守護和努力下,奇蹟式地只在腳上留下小疤;他感激地說:「這輩子我們欠人更多了,恐怕要奉獻終生才還得起!」
「被電擊後,已經打通任督二脈,功力大增,以後可以上山背更多的垃圾。」莊居芳雖然以義工為此生志業,推行全家義工理念,也覺得「年輕人應該以經濟基礎和家庭為重,行有餘力再做義工。」
以高山義工為例子,每次上山動輒三、五天,如何維持工作和親子關係?「如果社團不能夠接受整個家庭當義工,我們就不加入。」
三個女兒最大的已高三,她們從出生就跟著爸媽做義工,累積時數近七百個小時,全家還認養溼地,假日動員去淨灘,做環保也培養親子關係。
未來他們希望把義工制度建立得更為完備,為義工和下一代的環境著想,保護共有而可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