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成佛大道上

楊錦郁 |2009.01.02
666觀看次
字級

 
踏在成佛大道上,迎向大雄寶殿時,我的淚水緩緩流下來,「佛陀,祂一直在那裡,不論我們苦、我們傷,我們垢、我們壞,祂從沒放棄我們。」

 

  那時候,我的心裡有很多委屈,卻無從訴起,感覺就像立在曠野中,獨自面對風雨的打擊。

  夜裡,翻閱著經書,讀到《解深密經》的一段:「凡夫異生於麄重身執著諸法補特伽羅自性差別,隨眠忘見以為緣故,計我我所;由此妄見,謂我見、我聞、我嗅、我嘗、我觸、我知、我實、我作、我染、我淨,如是等邪加行轉;若有如實知如是者,便能永斷麄重之身,或一切煩惱不住,最極清淨。」我忍不住流下眼淚來,關於人世的艱苦、人性的執著與虛妄、人際間的侵奪,佛陀早在幾千年就已洞見,祂也指出了生命淨化的道路,只有超越一切的功利和欲望,認識這一切其實恍若鏡花水月,我們才能在濁世中安身立命。

  但佛陀的密意絕不僅於此,我可否從祂那裡獲得更多關於生命的解釋。我前往如來殿,匍匐在佛陀的座下,發願「請賜給我更大的智慧,讓我有更大的力量來面對生命的問題、來幫助別人」,當然,我也和祂交換了條件,我期許自己日後能夠走上菩薩道。

  之後,心中的委屈、難過,似乎轉化為另一股巨大的能量,讓我猶如在波濤洶湧中航行的巨輪,沉穩的往目標前進。幾個月後,我在競爭激烈中,考上兩所大學的博士班,彼時,我的孩子已是碩士班的學生了。

  在中年重新回到學院,實在是一件相當愉快的事,雖然我是班上唯一一位有全職工作的學生,每天來去匆匆,無法享受同窗學習互動的樂趣,但學院中的師長個個滿腹經綸,我覺得自己的智慧逐次的被開啟中。悠遊在學識的浩瀚大海中,過往在生活上所遇到的不平或不快早在無形中煙消雲散,因為我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條嶄新、不同於以往風景的道路上,我沉浸在喜悅中。

  第一學期結束後,我去受了五戒,然後參加了八關齋戒,我一步一步往自己在如來殿許下的願望前進,也感覺自己的心像朵充滿生氣的麗花,漸層綻放。不過面對接下來要跨進的菩薩戒,我害怕了,我瞭然自己還有許多世俗的習氣未曾退去,我也擔心清修會局限了寫作的內容,我還有很多的「我執」,我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當我跟滿濟法師談到受菩薩戒的事,我描述自己的心情,「也許等若干年後,我做好準備再上山受戒吧」,他聽後說:「你不要因小失大。」秋天,我路過台中,去惠中寺拜訪覺居法師,我也跟他提起了自己面對菩薩戒的忐忑,他雲淡風輕的說:「你就先報名吧!」

  從台中回來的當天,我直奔台北道場,想要報名參加戒會,因為還有兩個月的時間,這中間我要出國一趟,算一算時間,戒會前一周,我剛好回國,時間卡得緊緊的,就沒空讓自己退轉了。然後,我參加一個文化團體出國參訪,我們在異地受到極其禮遇招待,文人們在一起,有時不免放浪,沿途大家風花雪月一番,我內在潛伏不安定的因子又被撩勾了起來,覺得這樣輾轉在紅塵間的生活似乎也不錯,可以恣意的揮灑自己的情性,騁一時之快。

  回國後,戒會已迫在眉睫,也許是出國玩得太累,也許是趕工趕得太疲乏,我生病了,身體的不適,讓我生起放棄到南方受戒的想法,「完全沒有人push我,我不去也沒關係,不去就能空出幾天的時間在家休息,我還有明年的機會啊!」因為自己開始萌生退轉的心情,所以我將報名的這件事告訴了同在一棟大樓工作的覺涵法師,他告訴我,在受戒之前也許會有一些干擾,但他鼓舞我要堅定道心,克服這一切。我把這番提醒放在心上,隨即去看了醫生,離戒會不到幾天的時間,我希望屆時自己是以健康的身體出現在山上。

  那幾天我過得小心翼翼,隨著時間剩下一、兩天,我內心開始有種幽微的歡喜,我想,我大概可以順利的南下去參加戒會,雖然一方面又為了日後要承擔更多的願力而矛盾著。

  周五晚上,我從辦公室直奔高鐵站,我必須加快腳程,才能趕上山上戒會的工作人員在左營站接人的最後一梯次。離開辦公大樓那一刻,我忍不住在心裡歡呼,不管我多麼的駑鈍、不精進、習氣重,但我畢竟去成了,「我很快就可以完成在佛陀座下的許願」。我到了台北高鐵站,順利的進入票口候車,周末的前夕,在地下狹窄的樓梯口,擠滿了要上樓到月台搭車的旅客,我提著行李,耐心的等著,因為下一班就輪到我的車次,然後人群開始有些騷動,車次表打出了誤點的紅字,接著站務人員廣播著:「今天下午因為台南地區發生地震,土地鬆動,南下的列車全部誤點,誤點時間會隨時宣布。」

  我獨自站在騷動的人群中,感覺從心底寒了起來,「佛陀不要我了」,就像一個受傷的小孩,我信心全失的搭上遲了很久的火車,在很深的夜裡,從左營站經過郊野,被接到莊嚴靜謐的佛光山上。

  接下來戒會的兩天,我面臨到另一種難堪,和我同一班的前後方以及和我同寢室的師姐們都是前來求授複戒,她們對於搭衣威儀、受戒儀軌、經文唱誦都十分嫻熟,而我就像一個後段班的學生被放到前段班中,很多事情跟不上,有點無辜、無耐、更多的是慚愧。戒會的第一天從清晨五點多引禮師父來帶人,一直到晚上懺摩法會結束後,已經是深夜十一點,近三千位身著海青的戒子隊伍整齊、安靜的行走在佛光山上,有男女老少,有健康和殘障,但大家步伐一致的往慈悲的國度行進,沒有人退場。

  隔天清晨,曦光微現,數千名戒子依序進入大雄寶殿前的成佛大道上,緊接著,在鐘鼓齊鳴中展開了「正授儀式」,三師和尚恭敬為大眾迎請諸佛菩薩,帶領大家發下弘誓,殷殷的叮嚀大家走上菩薩道,永不退轉,當朝陽升起,整個儀式圓滿完成。在等待離開的當下,我看到前方的引禮師父以呵護的動作輕整著班裡一位戒子的縵衣,然後我也感覺到後方那位來自日本的師姐也正輕輕的在幫我端正縵衣,雖然我們從到山上就被分為一班,但因在戒會期間,大家都儘量自我要求禁語,只有在面對我的求助時,她們才會細聲的指點我、或以眼神示我。我環顧周遭一眼,是師父、是身邊的這些善知識們把我夾帶上這條通往慈悲的道路。當下,我在心裡告訴自己,日後不管我在紅塵中遇到任何困厄,我決不絕望,因為在我生命的當中,曾在某個時刻和這麼多良善的人共聚一堂,他們將給我源源的力量。

  踏在成佛大道上,迎向大雄寶殿時,我的淚水緩緩流下來,「佛陀,祂一直在那裡,不論我們苦、我們傷,我們垢、我們壞,祂從沒放棄我們。」

   南方的陽光很亮麗,而我經過了幾番周折,仰首迎向朝陽,終於在光茫中遇見了佛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