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人可沒有氣象報告,就算有觀測儀器來測知天氣,然而交通不發達、資訊傳達不易,平常只有自求多福了,所以人出門前會先看看天色再定行止。近則看天、遠則觀山,跟大自然做深刻的互動與對話。
久而久之,先人們練就出敏銳的直覺,知道何時可以出遠門、什麼情況該找個地方躲避風雨了,出門在外總得小心行事以確保平安呀!
出門有保身之道,入門也不能輕忽大意,不管去到什麼地方,門裡面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進門之前我們是不得而知的,得要小心謹慎觀察形勢、觀看氣氛才好開口說話,千萬不可魯莽輕浮、自恃聰明,說話不得體、舉止不恰當得罪人而不自知,甚至因而惹出禍端來,那可就不好了。
時至今日,這兩句話還是可當為人處世、應對進退的準則,出門前做足準備功夫,蒐集各種資訊以備不時之需,凡事務必有萬全之策;出入各種場所,「入鄉問俗」這句話更要謹記在心,免得觸犯了禁忌無端惹禍。古人生活焠鍊出來的智慧話語錄,是值得後人借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