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僕生氣 不如爭氣

蔡仁榮(高雄市/教師) |2008.12.30
497觀看次
字級

百業在世紀金融風暴中蕭條,「鐵飯碗」成了焦點,公務員無不怨歎「不該是景氣差的代罪羔羊」。筆者身為「廣義」公務員的一分子,有話要說。

景氣佳、百業欣欣向榮,吃公家飯說不定還得不到別人正眼一瞧,但風水輪流轉,公務員的「餓不死也富不了」的平凡特性,引來民眾「眼紅」。不過,當公務員怨歎時,是否亦該反省自己有無讓眾人「論罪科刑」的「小辮子」?比如說,當媒體以「聊事如少女、辦事若晚娘」、「辦公才四小時」撻伐公務員上班打混摸魚時,是否反躬自省自己是否也沾染此惡習?

當國營事業經營績效差,被貼上「賠錢貨」標籤時,其他公務員面對「齊頭式」的福利,是發出不平之鳴,還是沆瀣一氣?當各行各業皆在「拋頭顱、灑熱血」拚經濟時,得天獨厚的夫子們,是師承「良師興國」古訓戰戰兢兢,「經師」與「人師」並重,抑是不自覺的成了老莊思想的信徒,一再「無為而治」?

「安逸是罪惡的溫床」,害群之馬更令團體沮喪,無奈眾人的鄉愿心態,總讓考評虛應故事。倘若公僕表現出高服務水平,勇於扮演國家進步的火車頭角色,民眾不僅會正眼瞧,更會豎起大拇指,怎會像如今錙銖必較?

蔡仁榮(高雄市/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