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人力銀行調查指出,明年有四成的民間企業確定不調薪,百分之八準備調降部分人員薪資,百分之六全體減薪,而且減薪比例超過一成者,接近三成五。
這是預料中的事,事實上,如果景氣持續低迷,恐怕還掀起倒閉潮,勞工連減薪、休無薪假保飯碗的機會都沒有,但公務員不受影響。
近來媒體的投書版,刊出讀者反映對公務員勞逸不均,或冗員充斥的不滿,筆者上周到地方法院辦理私文書公證,因為民法已修正,結婚改為登記制,因此地院不再舉辦公證結婚業務,而且政府早在多年前就開放「民間公證人」,照理說法院的公證業務量負擔大幅減輕,人力需求也應是減少才是。
但筆者觀察到,單單收件櫃台就有三名員工,清閒到聊天喝茶,顯然人力遠超過業務需求,而且這可能是各公務機關普遍存在的情形。民間企業不論規模大小,都有企業化管理制度,政府是龐大為民服務的機器,卻因紀律不彰與官官相護,成為效率極差的「養老所」,早為民眾詬病。
筆者每次到公務機關,感受和民營企業最大的差異,是公務機關氣氛祥和,公務員幾乎個個姿態優雅、工作輕鬆,上午十一點多就有人開始用餐,下班準時;但民營企業員工卻是戰戰兢兢,一天到晚開會,一句「責任制」,即使五點半下班,誰也不敢在六點半前走人,就怕被人說工作不力。
公務員是人民納稅聘用的員工,但現在是頭家連工作都沒了,員工(公務員)卻個個像大爺,一旦考上公職,除非犯罪判刑定讞,否則再怎樣混也趕不走,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筆者認為,行政院必須有膽識和遠見,立即凍結所有公務機關人事,學習民間企業遇缺不補,及全面檢討公務員與民間企業員工薪資福利的差距,過於不合理的應勇於調整,不能再讓民眾覺得公家機關是「國立養老院」,及出現消費券方案聘用電話解說人員,月薪竟高達五萬元的笑話。
清連(高雄市/業務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