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健保局從明年一月一日起,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第二線標靶治療藥物dasatinib(柏萊)列入給付,並針對三種機型「雙腔型人工心律調節器」給予全額給付,目前患者使用這些儀器得自負差額三至四萬元。
健保局指出,台灣每年約有一百多名診斷出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新病人,約占成人白血病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五,患者從發病到死亡平均約四至六年。
健保局自二○○二年起,將這個疾病的第一個標靶治療藥物imatinib(基利克)列入健保給付,已大幅提高病患的五年存活率;明年元旦起,第二線標靶藥物dasatinib也列入給付,提供病患在使用基利克治療出現抗藥性、或無法忍受副作用時的另一選擇。
健保局表示,使用新藥柏萊平均每天的藥費超過四千元,列入健保給付後,患者可減輕經濟壓力。其適用對象是患有慢性、加速或急性期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或患有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對先前經基利克四百mg治療後有抗藥性或無耐受性的成人,由醫事機構向健保局各分局申請事前審查核准後即可使用。
另外,國泰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羅鴻舜表示,雙腔型人工心律調節器比單腔型較合乎人體生理,電擊導線各放在右心室及右心房,供血量比較充足,減少心衰竭的機率,但價格比原健保給付單腔型人工心律調節器昂貴很多。
健保局醫審暨藥材小組組長蔡文全表示,目前台灣地區一年約有四千名患者接受人工心律調節器,患者以裝入單腔型居多,約有二千二百人,雙腔型則有一千八百人。目前單腔型全部由健保給付,雙腔型則需自負差額,自明年元月起部分類別的雙腔型人工心律調節器將全額給付,除了可提升病患使用特材的品質,也不增加醫療費用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