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巨浪捲起休學潮 學生為家計找工作 缺乏學經歷 職場弱勢族群 恐兩頭落空 反製造更多未爆彈
報載高雄地區多所大學,近來出現因失業潮導致的休學潮,學生大都因家庭經濟困難,要找工作賺錢;還有學生辦休學是希望學校退還學費,貼補家用;而技職生因建教合作機會大減,更有不少學生繳不出學費,面臨休學。
「經濟不景氣,不敢加重父母負擔,只能自己想辦法」,是許多學生的想法,部分校長表示,貧窮時代來臨,而且將持續惡化,悲觀預估下學期會有更多學生休學。
其實因經濟因素休學,不是始於今日,也不是高雄地區獨有現象,去年勞委會職訓局調查失業勞工就發現,在入不敷出的壓力下,有百分之五失業勞工子女放棄就學。
雖然政府有助學措施,協助提供建立學生中輟預警系統、通報作業程序及輔導措施,引介政府、個人及企業團體、基金會提供獎助學金、急難救助與就學貸款,及提供工讀機會。
然而,青年貧窮原因還不止經濟因素,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分析,隨著人口結構少子化、高齡化,現在平均八個青年養一個老人,預估到二○五一年,每三個青年就要養一個老人,負擔愈來愈沉重。
如果學生現在就要休學,找工作賺錢貼補家用,顯然問題已提早出現,但休學就能解決問題嗎?據勞委會職訓局統計,台灣青少年失業問題嚴重,去年超過十二萬人,失業率達百分之十點八五,超過平均失業率兩倍,高於南韓、日本、英國、德國等。
這些學生如果休學,又找不到工作,豈不是兩頭落空?何況,他們所學未必學以致用,政府當初沒有考慮產業政策,任意擴增大學、高中,造成就學與就業無法銜接的惡性循環,難辭其咎。
其次,即使提供就學貸款,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副教授周玟琪表示,「許多寒門青年尚未畢業,就欠下大筆助學貸款,進入社會頭幾年,都還是債務纏身」,這群提早輟學又負債的青年,在高學歷社會中,注定淪為就業的弱勢族群。
隨著工作資歷累積,貧窮或許有機會好轉,但對未來缺乏願景的就業弱勢族群,貧窮可能會扭曲他們的價值觀,這是青年世代最堪虞的問題。所以,政府除了要協助解決經濟、就業問題,也要輔導他們的心理,否則這些中輟生、貧窮化青年,將成為社會的未爆彈。
方淑如(高縣鳳山/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