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江南才子唐寅

陳菽蓁 |2008.12.23
1727觀看次
字級

一失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

明.唐寅〈廢棄詩〉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楊柳風雖是吹面不寒,可把屋裡的歌聲給吹得斷斷續續的,案上的畫軸半舒半捲,桃花庵的主人也沒興致作畫了,見外頭春日正鬧,索性摔了畫筆,院子裡掃落花去:「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名滿天下的江南才子唐寅(字伯虎 一四七○酖一五二四),正打算在這裡終老花酒間呢!

江蘇省蘇州近郊著名風景區酖酖虎丘的一處墓地,躺著這位人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唐伯虎。四百多年來,這位才華洋溢的才子一直以風流之名見傳於世,似乎他真的是恣意快活、引領人間風騷;事實上,唐伯虎不僅在繪畫上成就不凡,與當朝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詩詞方面更是和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被稱為「吳中四才子」。

然而才子之名是真,風流倒是未必。唐伯虎一生得意日短、失意時多,空負了一身才華,寄情江湖之間,或遊山水或鬻畫為生。「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詩畫雙絕的才子說出這等話來,可不只是豁朗達觀,恐怕是自嘲與黯然的成分居多了。

出生於江蘇吳縣的唐寅少年時代就很聰穎,他過目成誦,平日苦讀經書,閒暇時也學畫山水花鳥排遣。十九歲時娶徐氏為妻,兩人感情融洽,本該就此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快意日子;只是啊!人生真能如此簡單安排也就好了。

二十五歲那年,唐寅的父、母、妻、妹相繼去世,「撫景念疇昔,肝裂魂飄揚。」至愛至親之人遽然遠他而去,唐寅遭此重擊,深感死生無常,於是深入佛學,鑽研此一生死大事因緣。

然而,這位「六如居士」酖酖早有文名的唐寅十六歲時參加院試,即高中第一名案首,這樣的才情,自然不可能從此埋沒在尋常百姓家的。明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年)二十九歲的唐寅再參加鄉試,又高中第一名解元。躊躇滿志的唐解元一掃陰霾,終算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賞盡長安花」了。

殊料福禍相依,唐寅赴會試途中,與江陰巨富徐經徐大公子相識成為好友,卻因而無辜受他牽連,不但鋃鐺入獄,被審訊了一年有餘,期間遭受獄吏侮辱與世人罵名,末了還被除掉「士」籍,並發配到浙江為吏。

大才子哪裡消得此等恥辱?他憤而唾棄功名不再踏入仕途,遠遊廬山、洞庭,盤桓一年之後,不得不回歸故里,疲憊憤怒交加大病一場,從此「不煉金丹不坐襌,不為商賈不耕田;閒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也是!畫筆已臻化境的唐伯虎,何愁無有容身之處?「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歲暮天寒無一事,竹時寺裡看梅花。」只是昔日意氣風發的才子如今閒裡看花、浸淫丹青,淡泊中不免失落傷懷,光明前程正要開展卻驟然生變,「欲將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無奈看盡人情冷暖、徒然虛擲似錦前程,而今落得為生活計,鬻文賣畫,落魄平生孰可忍?「君不見如來割身痛也忍,孔子絕糧饑也忍,韓信胯下辱也忍,閔子單衣寒也忍,師德唾面羞也忍。」生而如此,不忍又待如何?

明嘉靖二年(一五二三),五十四歲的唐寅健康日差,同年秋天,應邀山東作客,牆上蘇東坡真跡詞中兩句「百年為半,來日苦無多」,年過半百的唐寅看後一時百感交集,回家後就此一病不起。隔年初,仕途坎坷的一代江南才子,就此溘然長逝。

細數唐伯虎一生,生前懷才不遇、死時身後蕭條,但看留下的詩詞名畫,叫後人低吟:「何來風流之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