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在接受平面媒體專訪時指出,景氣的「深不見底,比想像的情況,還要嚴重三倍以上」。
郭董並說,連一向經營績效傲視全球的日本豐田汽車,面對這一波不景氣,都免不了裁員減薪,可見經濟衰退已是全世界的共通問題。
他還直言「裁員是企業的陣痛,是為了企業健康體質而做的非常手段」。
筆者對郭董的談話,深有同感。
一家企業不論規模大小、股東多寡,都是以長期獲利與永續經營為目的,當景氣急凍,為了生存當然只有斷尾求生;裁員陣痛過後,存活的企業如浴火鳳凰,再次招募生力軍,會成為企業界的領頭羊。
可是,在全球經濟寒流中,不論公、私企業無不思索如何增加競爭力,反觀公務員和國營事業員工,非但沒有苦民所苦、共體時艱,反而領取齊頭式的年終與績效獎金,這樣極為不合理的制度,實令人憤概。
筆者認為,以台灣兩千多萬人口,及電腦作業和網路申辦的普及而言,目前公務員人數已屬超額,可是政府非但沒有確實實施人員精簡措施,還巧立名目,以各種方式虛報年度預算自肥,實在是讓人民無法接受。
希望立法院審查預算別再年年上演「雷聲大,雨點小」戲碼,表面上對國營事業和健保局編列的豐厚年終與績效獎金大加撻伐,私底下卻是以「搓湯圓」的手法照單過關。
行政機關冗員何其多?請劉內閣珍惜人民的納稅錢,加快公務員精實方案的進度吧!
白明(台北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