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海嘯狂襲,目前只是第一波,就已使得許多大企業紛紛裁員與休無薪假,中央銀行也出乎意料地一次降息三碼,為第二次石油危機一次降息三碼以來的「單次最大降幅」,並調高M2(廣義貨幣總計數)目標區,欲以更寬鬆的貨幣政策拯救衰退的經濟。
央行總裁彭淮南承認,這次央行大幅度降息,確實是受到近期出口負成長達百分之二十三所影響,而出口又是台灣經濟命脈,需要靠降息來帶動經濟成長。
筆者肯定財經官員已經注意到出口嚴重衰退的警訊,也願意面對這項嚴峻問題,不再有遮掩的鴕鳥心態。
但是,隨後美國就算利率已降無可降,也硬著頭皮再次大幅降息,採取寬鬆政策,以度過危機,並有學者預測美國將率先步入「零利率時代」,導致國際資金紛紛逃離美國,流向台灣在內的亞洲國家,使新台幣對美元一周來升值多達約九角,央行卻是無動於衷,毫無作為。
新台幣匯率直接關係出口產業的競爭力,在台灣是否降息與降多大幅度舉棋不定時,台灣在亞洲最大的競爭者南韓,卻已貶值將近百分之百,而且還一次降息四碼,可說是卯勁挽救經濟與出口訂單。
筆者同意彭總裁「貨幣政策不是在賽跑,而是要基於國家整體的金融情勢來考量,採取正確的措施」的說法,然而,如果情勢已險峻異常,那裡還有時間細細思量?
當源頭的訂單數量銳減,還得面對南韓不擇手段的大幅降息與貶值強勢作法,台灣卻還在躊躇利率該降多少,又放任匯率短期內狂升,筆者的客戶對此直接了當地說:「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新台幣不貶反升,有單子只能下給南韓了,出口廠商無法競爭,當然只能無薪休假甚至資遣裁員。
筆者雖是外銷產業的第一線業務人員,但才疏學淺,看不懂央行慢條斯理的政策,或許得等到「兩兆雙星」產業節節撤退到「兩億雙敗」產業,街上到處是閒逛的失業人口時,才會看到央行有魄力阻止熱錢肆虐,給外銷產業留下一口氣。
湯明先(高雄市/貿易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