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白文‧四靈印。

今年的「冬至」是十二月廿一日,過兩天就到了。在寒冷的冬天裡,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回想著這景況,就有一股暖暖的滋味打從心底油然而生。
始齔之年,家裡灶邊尚有石磨。記憶裡是冬至前一日,母親在天未亮前已將糯米洗淨,用水浸泡直至午後,然後用杓子舀一杓糯米一杓水,放入石磨孔裡,小孩們忙推石磨,與石爭持若轉法輪,心裡滿是歡喜。剎那間,石磨縫汨汨滲出糯米漿,延著磨緣匯流至出口,此時用布袋盛糯米漿,滿後取麻繩將封口捆緊,置於長板凳中間,上面架著兩根扁擔,再用麻繩緊緊的綁在椅凳上,壓出多餘水份直到瀝乾,成了生糯米粉塊。
及至黃昏,母親將生糯米粉塊倒入竹篩上,取約巴掌大小,放到滾燙的水裡煮,煮熟後撈起,再與生糯米粉塊搓揉成糯米糰。接著染色,一半染成象徵金的紅色;一半不用染,象徵銀的白色。吃晚飯後,全家圍著竹篩而坐,每人手上揉糯米糰,搓成一粒粒圓潤的湯圓,個個扎實。
冬至清晨,母親早起煮甜湯圓,也稱清圓,用來祭拜神明、祖先。小孩們亦有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可吃,才入口耳際隨傳來:「不吃金丸(紅)、銀丸(白),不長一歲,吃過冬節圓,就長了一歲。」中國文明節氣裡就有這樣對人世的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