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章集】冬至

陳俊光/文‧篆刻 |2008.12.19
682觀看次
字級

 冬至‧白文‧四靈印。
               
今年的「冬至」是十二月廿一日,過兩天就到了。在寒冷的冬天裡,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回想著這景況,就有一股暖暖的滋味打從心底油然而生。

始齔之年,家裡灶邊尚有石磨。記憶裡是冬至前一日,母親在天未亮前已將糯米洗淨,用水浸泡直至午後,然後用杓子舀一杓糯米一杓水,放入石磨孔裡,小孩們忙推石磨,與石爭持若轉法輪,心裡滿是歡喜。剎那間,石磨縫汨汨滲出糯米漿,延著磨緣匯流至出口,此時用布袋盛糯米漿,滿後取麻繩將封口捆緊,置於長板凳中間,上面架著兩根扁擔,再用麻繩緊緊的綁在椅凳上,壓出多餘水份直到瀝乾,成了生糯米粉塊。

及至黃昏,母親將生糯米粉塊倒入竹篩上,取約巴掌大小,放到滾燙的水裡煮,煮熟後撈起,再與生糯米粉塊搓揉成糯米糰。接著染色,一半染成象徵金的紅色;一半不用染,象徵銀的白色。吃晚飯後,全家圍著竹篩而坐,每人手上揉糯米糰,搓成一粒粒圓潤的湯圓,個個扎實。

冬至清晨,母親早起煮甜湯圓,也稱清圓,用來祭拜神明、祖先。小孩們亦有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可吃,才入口耳際隨傳來:「不吃金丸(紅)、銀丸(白),不長一歲,吃過冬節圓,就長了一歲。」中國文明節氣裡就有這樣對人世的莊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