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摩崖造像 四川蓬安再現

人間社記者蘇綜合外電報導 |2008.12.16
812觀看次
字級

共七龕、三十餘尊造像坐北朝南 1、2、7號龕造像保存較好

【人間社記者蘇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小組,近日深入該縣長梁鄉開展田野調查時,發現一處保存較完好的精美珍貴唐代摩崖造像。這是一九八六年在縣境內第一次發現唐代摩崖造像以來,又一次重大田野考古發現。

蓬安縣文管所所長湯躍明指出,從摩崖造像的藝術風格上看,應是唐代遺物無疑。這和一九八六年發現的造像相比而言,不僅造像眾多、內容豐富、布局嚴謹,而且雕刻極為精細考究,整個摩崖造像大氣磅礡、震撼人心,具有極高藝術和研究價值。此次發現為進一步研究唐代嘉陵江中游地區的佛教文化,及其佛教造像藝術提供詳實寶貴的實物資料。

該處唐代摩崖造像海拔高度三百五十四點五公尺。造像坐北朝南,共有七龕、三十餘尊造像,其中一、二、七號三龕造像保存較好,其餘四龕造像都有不同程度的損毀。

其中,龕一為兩尊立式菩薩像,整個造像畫面布局嚴謹、立體感強、肌體豐滿、形神兼備、美侖美奐,雖歷經上千年風雨侵蝕仍保存完好。

龕二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七尊式造像,佛陀身著天衣,雙手平放腿上,結跏趺坐於仰蓮台上。左側為觀音和大勢至菩薩立像,神態端祥、頭戴寶冠、披巾長裙、兩臂下垂,左小臂向前平伸,右小臂上舉,衣紋及遍體之瓔珞流暢繁麗,面部微殘。觀音像左似為護法天王,各像均有圓形項光。

龕七為一佛、四菩薩、二力士造像,造像莊嚴威武,身上服飾彩繪鮮豔、雕刻自然、工藝精湛,彰顯蓬安先民極度高超的工藝水準和智慧。

由於幾處造像的題記經歷上千年風雨的侵蝕,現已顯得模糊不清,不可辨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