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年國內出版社很少新書的贈品,除非碰到特殊的時機,出版社會趁著出版新書,附贈讀者一些禮物,表示回饋之意。但是近兩、三年來,隨書贈送禮品已成為一種風氣,有些消費者就是看中新書禮品才選購該書,這是出版業當初未曾料到的事。
喜歡逛書店的人,一定會發現,不少新書都會附上贈品,包裝得相當精美;像文經社出版的《吳神父新足部健康法》,業者除了贈送「足部基本動作光碟片」外,另外還贈送按摩棒,給力道不足的人使用;時報出版發行的《歐赫貝奇幻地誌學》,贈送幻境住民書卡一套;華泰文化發行的《神奇的曼佗羅》,贈送彩繪書及雄獅紅色彩色筆;《可可旅行去》一書贈送幸福可可手工巧克力及專屬絕色小熊偶禮物,其他贈送的禮品還有筆記書、環保袋、教學DVD、襪子娃娃、書包珥珥各類生活品,五花八門,令人眼花撩亂。
對此現象頗為了解的「如果出版社」總編輯王思迅表示,新書贈品儼然已成為繼書腰帶、試讀本之後,台灣書店另一個奇特風景。
看中禮品 才選書
早年國內出版社行銷企畫會議很少花時間專門來討論新書的贈品,如果有的話,也一定是很特殊的書,例如適合郵購操作的書,方便運送,或是碰到特殊的時機,像是出版社的周年慶,出版社會趁著出版新書,附贈讀者一些禮物,表示回饋之意。
但是近兩、三年來,隨書贈送禮品已成為一種風氣,特別是有點規模的新書促銷活動,贈品成了不可缺少的禮物。據悉,有些消費者就是看中新書禮品才選購該書,這是出版業當初未曾料到的事。
事實上,隨書贈送禮品並不是一件小事,而且相當繁雜。首先出版社要考慮送什麼,贈品從設計、宣傳、文案、製作、運送都要詳加討論,有的出版社甚至還成立贈品開發部門,顯示對贈品的重視。接著要討論如何包裝,就是要把書與禮品緊緊密合在一起,密合不緊,禮品極可能被人抽走,只留下書籍,別的消費者是不會買的。最重要的自然是考慮贈品是否能為書增加附加價值,否則就得不償失了。
放眼將來 還爭取當下
出版社為什麼要贈送禮品給讀者?說穿了,還不是為了刺激買氣。王思迅就表示,現在的圖書市場比過去萎縮,競爭則比過去激烈,如果不隨書送點禮物給讀者,很難吸引消費者注意,更別說讓消費者掏錢購買。
其次,國內每年的出版品總數多達4萬餘種,無論「實體書店」或「網路書店」,都無法把資源分配給每一本書,經過篩選才能進入平台上。什麼書才能順利進入平台?什麼書才會受到書店的關愛呢?根據王思迅的觀察,名氣大的出版社及作者較能順利進入書店。
對於一般出版社發行的書來說,有贈品的書籍比沒有贈品的書籍較容易受到書店的青睞,願意讓它進入平台。這也是附贈禮品書能夠風行的原因。
王思迅並表示,一本新書如果首波銷售不順暢,日後的銷售會更困難,且很快就會被打入冷宮,「所以除了放眼將來,更重要的還要爭當下,隨書贈送禮品是刺激當下業績的好方法,特別是限量贈品,常能成功營造出後續銷售的氣勢。」
贈送禮品 未必成功
蘋果屋出版社發行的《丹塔的襪子娃娃》似乎就是一個例子,此書出版時,出版社決定贈送體驗版DVD及襪娃桌曆,由於贈送禮品的關係,讓這本小書頗受書店喜愛,且擺在明顯的位置,讓消費者輕易就能看到。
文經社社長吳榮斌則持另一種看法,他認為,隨書贈送禮品並不是隨便贈送任何禮品,而是贈送與書有關的商品,如此才能為新書取得相乘的效果。如果只是為了刺激買氣而贈送禮品,有些會成功,但失敗的例子更多,這是不容忽視的。吳榮斌並以文經社出版的《新足部健康法》為例說明。這部書目前已出版到第3本,第1本書出版時未附任何禮品,之後,有讀者向他反映,單看書不易做到準確的動作,最好有DVD教學,照著影片的動作學習。吳榮斌認為點子不錯,於是請專人錄製教學帶,此外,年紀大的人,力氣不足,無法直搗經脈位置,減少按摩效果,於是文經社加贈一個按摩捧,讓按摩更有效。DVD教學加按摩棒,果然使此書大賣,目前此書已售出70刷。.
書+贈品 緊密結合
時報出版的《歐赫貝奇幻地誌學》(一套3本) 也是針對書的性質,贈送與書有關的珍貴的地圖書卡。據時報表示,作者康德拉在書中提及,世界上的每個人都不可能不用到地圖。從最簡單的畫出我們和鄰里的關係;從「這裡」到「那裡」的路徑,我們都會用到地圖這種示意的表達方式。甚至時下開車,也有最新的衛星定位系統當地圖指引。地圖是一種示意、一種指引、一種目標,甚至是一種想像的標的,有了地圖,我們才可以經由對比而知道我在哪裡,以及我可以到哪裡去讓我的想像得以發揮。
地圖是想像和期望的發生之地。也因為如此,時報在發行此書時,即決定贈送由作者康德拉繪製的如明信片大小的地圖,共有4張,十分精美。推出後,很受讀者歡迎。
吳榮斌表示,目前贈品與出版的關係愈加密切,他看好與贈品給合的書藉,認為此類書籍未來會愈做愈多,為當下的出版業打開一條新的銷售成績,「但是,贈送的禮品一定要與書緊緊密合,相輔相成,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讀者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