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簡陋的房子卻因「海角七號」而爆紅,門前車水馬龍,連販售紀念品的商店、攤販亦摩肩擦踵;可是,多數恆春人的感受是遊客留下的垃圾,遊客帶走的亦僅是一場虛空而已,到底「恆春半島」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沒幾個人知曉。
我曾以「恆春三寶三怪」為文,載入「恆春縣誌」。所謂「三寶」是洋蔥、瓊麻、港口茶;所謂「三怪」是落山風、女郎嚼檳榔,及唱「思想枝」。而「恆春半島」的定義,至少應包括礁岩地形、山地文化、落山風,從「竹坑」以內,直到鵝鑾鼻,是一個封閉的「地理區」,其他如海岸林、珊瑚魚、貝殼砂,及稀有蛇蠍飛鳥,無不充滿傳奇,遊客應對這些有所認識,方不致空入寶山。
導演侯孝賢指出恆春不能變成另一個「悲情城市」,所有資源應妥善維護,可謂語重心長,所以,恆春人除了應整理先人的遺產外,也該宣傳地方三寶三怪、美食及特殊地理,讓「古城」不要因「海七」退燒,而被人從記憶中抹去。
任潔(屏縣恆春/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