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慶芳台北報導】第一次來台灣的李俊平對於台灣中小學的愛心家長印象深刻,她目前是中國大陸北京體育學院外文系的行政員,雖然在教育單位工作,但很少看到有家長參與校務,來台停留一個月,她走過幾個鄉土景點,對於台灣小吃不感興趣,走馬看花之際,倒是對台灣女人的穿著有點觀感,她坦白地說:「好像都不太會打扮,是不是?還是我看的不夠多?」
「我們要學習愛心家長的精神,還需要一些時間。大陸的家庭多數是獨生子女,要供孩子高素質的教育以應付劇烈的競爭,夫妻倆都得工作,也沒多餘時間去學校奉獻,一般家長的水平還沒到這個程度。」李俊平說,台灣的愛心家長已推展二十年,為了下一代好而去奉獻服務,這種精神很讓人佩服,大陸只有台商小學有這個作法。
去過九份、新竹科學園區、淡水老街、松山五分埔,道地北京長大的李俊平有點困惑,她沒看到特別會打扮的女人,這也許是審美觀的差異,因為據她台灣的朋友表示:「妳一看就是北京人,那是從妳的談吐和氣質看出來的,打扮也不特別呀!」而北京人的味覺對台灣蚵仔煎、麵線糊沒什麼好感,對血糕還有點留念。
為了迎接奧運,北京有多個地標建築躍上國際舞台,李俊平引用夫婿彭培根的觀點說:「有些建築富麗堂皇,可是,那好像穿著時裝表演的服裝去上班,我們認為建築要以公眾的須求為出發點,以經濟實惠為前提,表現藝術美感也不一定要花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