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癌症患者常因化放療副作用影響食慾,導致體重下降,但醫師指出,有充足體重、抵抗力,才能增加對治療的耐受力,若體重過輕,可能因此被迫提早停止化療,而耽誤治療時機。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謝瑞坤指出,化療期間體重減輕患者,接受化療的程度、緩解情況及存活率,皆只有體重正常患者的一半,且會增加手術併發症,患者出現肌肉骨骼疼痛、疲憊、噁心、喘息比率也會增加,故務必注重營養的維持。
他說,若腸胃道功能正常,經腸胃道營養補充,較少會發生併發症,也較合乎生理機能;而靜脈營養補充,則對因腫瘤引起阻塞無法攝取足夠營養,或短期營養支持者可能有好處。
台大醫院營養師賴聖如表示,化放療期間,患者常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佳,但抗癌須從加強抵抗力、維持體力開始。建議患者調整飲食,勉強自己吃,且也應有固定營養師做飲食調控。
她建議,化放療期間應增加總熱量、高蛋白、富含Omega-3的脂肪酸攝取,三餐飲食須較一般人多攝取六百至七百五十卡熱量,才能維持最佳體能,且要多攝取膳食纖維,幫助排便順暢,也應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