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上周建議的保健法外,另可適度用艾條溫灸足三里穴或睡前雙足浸泡溫水,並提供簡單的「護心功」,預防及自我保健,可在家多多鍛鍊!
一、護心穴位按摩
(一)、情志鬱抑、心氣不舒,可選取肝經穴位,如太衝穴舒肝理氣、加強肝膽代謝;心包經穴位,如內關穴舒通心胸鬱悶、寬胸理氣、安神助眠、促進心臟循環。
(二)、飲食失當、痰瘀閉阻,加按脾經穴位,如公孫穴補脾助消化、加強新陳代謝。
(三)、心腎氣虛或陽虛,加按心經穴位,如神門定志安神;腎經穴位,如照海穴疏通腎氣、補腎和血、促進心血管循環。
手法必須:持久、有力、均勻、柔和,力量大小以自覺痠痛、舒服為宜。
二、護心靜坐功
動作要領:挺身端坐,右足著地,左小腿向右上提平放在右大腿上,再將雙小指相抅,餘四指彎曲握拳狀,雙手置於腹前,意守丹田,行自然呼吸二十分鐘。
功效:調整中樞神經系統和周邊的自主神經系統作用,可調整穩定心律,改善心臟循環。
三、繞圈健走強心
動作要領:繞著圓圈,緩步行走,自然呼吸,向左六十圈,向右六十圈(圓圈可大可小)。
功效:緩和增強心肺功能,聚氣養氣。
四、護心擴胸功
(一)動作要領:雙足分立與肩同寬站立或蹲馬步,雙臂平舉向前抬起九十度,與肩同高,再雙手水平拉開擴胸、吸氣;逆向復原,反向操作時吐氣,重覆以上動作二十分鐘。
功效:開闊心胸,疏通心氣機。
(二)動作要領:晨起面向東方,雙足分立與肩同寬站立或蹲馬步,雙臂由前往上抬起一百八十度擴胸吸氣,再雙手展開由上而下畫個弧形後放下,雙手往下時吐氣,重覆以上動作二十分鐘。
功效:可開闊心胸,疏通心肺氣機。
(作者為桃園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 陳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