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鑑定報告:地質不佳 結構鬆動 北市府:先整治邊坡 遷移或就地補強 12日決定
【本報台北訊】台北貓空纜車第十六號(T16)塔柱安全報告昨出爐,進行鑑定的北市四大技師公會指出,塔柱所在的地質條件不佳,加上九月連續大雨使土壤軟化、邊坡崩塌,已有不堪地震襲擊的安全顧慮,建議優先考量遷移,速整治邊坡,其次才是採用現地補強。
對此,台北市政府立即召開記者會回應,台北市長郝龍斌強調,T16主要是地質因素和颱風影響,市府將在最短時間完成邊坡修復、加強塔柱的穩定性,對於究竟要遷移或是就地補強,最快十二日做出決定。
貓空纜車T16塔柱基座在九月底薔蜜颱風來襲時遭掏空,雖然十月一日復駛,但隨後宣布停駛,北市府並委託台北市四大技師公會鑑定貓纜安全性。
報告指出,依歷年航照圖判釋結果,T16塔柱位置的下邊坡為舊有崩塌,以及向源侵蝕的上游,屬於環境地質上的敏感地區。
另一項致災原因在於九月連續三個颱風,月累積降雨量達一千二百七十一毫米,導致土壤含水量持續增加,造成土壤軟化及強度降低,使得邊坡崩塌。
地質不佳加上接連的颱風,T16遇上地震也有危險性,據報告,T16塔柱井式基礎所承受的傾倒彎矩增加,其既有的配筋量已未能符合原有設計的安全需求,現況結構和貓纜營運已受影響。
為維護邊坡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報告建議T16塔柱下邊坡的邊坡整治工程,應盡速進行;T16塔柱最好遷移。
北市官員說,T16如何修復或遷移、貓纜何時再通車?至少要等到明年六月以後才會有答案。台北捷運公司估計,貓纜停駛的月平均票價營業額短少一千五百萬元。
當初為何選在此地建基座,令人質疑,官員表示,這點將等四大技師公會十二日完整的報告完成,再開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