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紐約時報」十六日報導說,席捲全球的美國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之一,其實是男性荷爾蒙睪酮素作怪。
睪酮素對於股票仲介商來說,是一把「雙刃刀」,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約翰‧科茨日前在世界權威雜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論文表示,研究結果表明,從事股票仲介業務的男性的睾丸激素數值愈高,其收益率也就愈高。由於它能刺激自信和冒險意識,使男性大膽投資,從而在牛市獲得更高收益。
但問題是,陶醉於勝利和成就感,容易引發該荷爾蒙過度分泌,這將引發非理性行為和貪欲。也就是說,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出各種造成金融危機的次級貸衍生商品,使股市產生泡沫,有部分責任竟在於睪酮素。
相反,在熊市受到壓力就會分泌的「扣得索(cortisol)」,分泌過多會加劇恐懼心理,引發暴跌和虧本拋售。
不知是不是因為這一理論,在此次金融危機中面臨倒閉的冰島,最近任命的兩家國有銀行的首席執行長都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