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約納家園

劉明發/文 姜珊(沁德固藝廊)/圖 |2008.11.19
2565觀看次
字級

 這些年來,我陪著約納家園的孩子們一起長大,誠然,這裡只是他們人生旅程中的一個驛站,然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豐富了我的人生,在白色巨塔之外,我看到了人生最重要的價值「愛」。

我到天主教所設立的約納家園(註{1})義診前後已有五年之久。回想我經過三年嚴苛的住院醫師訓練及幾年的主治醫師生涯之後,當時很有自信地認為自己已達醫療的最高峰境界,便不由自主地反省這是我要的人生嗎?這就能滿足最初我在兒時立下心願當醫生的夢想了嗎?

當初行醫的夢想是助人救人,然而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賺很多錢,要擁有豪宅,要有賓士車……我的妹妹(註{2})出生即罹患嚴重地中海型貧血,在她短短的十三年生命當中,我親眼目睹她被病魔折騰的痛苦,全家陷入沒錢又得為她治病的窘境,最後只得把她原本每天該打的針改成兩天打一次,我看著她的生命力逐漸消失,卻眼睜睜的束手無策……再比對現在的台灣醫療體系,許多人大概無法想像當年我父母親在經歷買血、住院、開刀、打針……這些龐大的醫療費用一筆筆的扛在肩上,心裡是如何的無助痛苦。也許是因為這段往事的影響,在心裡埋下了一顆義診的種子。這顆種子,是我最初行醫的夢想。

「義診」,說出來是那麼容易的兩個字。然而這五年來我所經驗的辛酸與快樂,又豈止是這兩個字可以形容的。

小時候父母親的言教身教,對我目前的行醫及義診埋下了很深遠的影響。我的父親說「義診」,義診是本著做人當有的本分,不得推辭。家裡的一位叔叔,在我要去念醫學院的時候,說了這樣的一句話「羅賓(我的小名),無論以後你有沒有信教,當醫生最重要的是心地要好。」影響我最深遠的家人都遠在故鄉,可是他們的叮嚀卻深刻的銘印在我心裡,讓我永難忘懷。

第一次在約納家園見到王修女時,她慈悲的面容與信念深深的打動我。她說:不管你信不信教,只要你「心裡有愛」,我們都歡迎你……當時,我知道「愛」,卻不知道一旦承諾了「愛」,會讓我在往後的幾年中,在約納家園裡碰到許許多多有著先天性特殊疾病或極錯綜複雜病例的孩子,萌生堅持下去的勇氣,儘管這種堅持的勇氣有時候會讓我痛到心在淌血。曾經有幾次想放棄的念頭一直在心海裡浮沉掙扎,不過總有一些人在身邊適時的鼓勵與安慰,育嬰中心的葉姐就是其中之一。

義診之後,才發現千奇百怪的疾病等著我去解決。在醫院外單打獨鬥,少了醫療團隊的醫師,就像古代高人被廢了武功一樣,僅能用一根聽診器還有耳鏡與全神貫注的精神下去做判斷。就沖著王修女說的「心裡有愛」就可以。我又得拿起課本,上網查資料,或向各專科醫師請益……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後,讓我堅持學習的重要性。每個孩子都是活生生的教材,我視他們不單單是「病人」,更是「家人」。每當我同意把一些罕見疾病的孩子接入家園的同時,同時也是在承諾著一份永不離棄的愛,因為有這份愛,我的生活更加豐富。

這些年來經歷過肝膽疾病嚴重的龍龍跟思思,先天性酒精症候群的小芬,先天性地中海型貧血的小瑛,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的祥祥,還有水腦的小瑋,還有小胖威利症的小聰……每次在生死交接關頭的時候,深深感覺自己已經盡了全力,然而卻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在左右著孩子的生命的時候,我又學著祈求天主、耶穌基督、聖母瑪利亞、觀世音菩薩……請祂們幫助我與孩子,因為愛,我也看見了自己的渺小與無助及祂的大能。

當然,生命也有我們完全無法預料的時候。幾年前,小志,一個四個多月大的男嬰,在一次眾人措手不及的情況下,忽然猝死,後來經過解剖確認是自然死亡,心裡雖然是沒有愧疚,但是卻要承受那份失去骨肉的感覺。心裡很沉重,很想抽身離去,不敢面對孩子,我踩在天平的兩端,一邊是沮喪與痛苦還有深沉的無助,另一邊是愛,這份愛有時候是會帶來痛苦挫敗及苦惱,因為要承受不得不的死亡。然而最終我還是留下來了,因為一旦對關係做出了承諾,那便意味著縱然你會在這條路上吃盡了苦頭,依然要堅持下去。

記得有一次記者訪問我有關於開車一萬公里,五年來義診的心得。當時,記者用斗大的標題寫著「醫生劉明發-約納家園天使,神在召喚我」。乍看之下我是不同意的,後來體會到也許真的是如此,否則無法解釋為何要犧牲與家人孩子的相處時間,有時候又要拖著疲憊的身軀,在高速公路上邊開車邊打瞌睡,只為了要來這裡看看生病的孩子……有時候做一些讓大多數的人都不解的事,這無法解釋,也沒有理由,如果真的有理由,那就是愛-或者也可以說是神的召喚。

我陪著約納家園的孩子們一起長大,誠然,這裡只是他們人生旅程中的一個驛站,有些孩子在出國之後對家園可能會毫無印象,更遑論記得這些曾經照顧過他們的人,然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豐富了我的人生,在白色巨塔之外,我看到了人生最重要的價值「愛」。

{1}約納家園為天主教所創立的中途之家,位於深坑,創院已有二十餘年,主要工作為收容安置未婚媽媽,非婚生子女,發展遲緩及貧困失依之兒童,非行兒少及國內外收養,扶助等等。

{2}我的妹妹為領養的孩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