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問我,一個親職教育專家在教養子女時,會變得很輕鬆嗎?我會坦言:「雖然所學可以應用,但仍舊有壓力。」
我的兩個孩子,一個大二,一個高三,每當想起他們的成長路,就會覺得在教育子女方面,縱使時代已經進步到女男一切都平等了,但女人的壓力確實還是比男人大許多。
還記得孩子小的時候,在某大學我所創辦的附幼就讀,他們在學校裡要稱我為「敖老師」,回家要叫我「媽媽」,兒子兩歲半就上學了,年紀太小,總是弄不清什麼時候該叫我什麼?一天,我聽到兩個孩子之間的對話,四歲的女兒考弟弟:「現在是在哪裡?」「家裡。」兒子回答,女兒再問:「那你要叫敖老師什麼?」要不就問︰「在學校你要叫媽媽什麼?」兒子永遠搞不清楚,總是答錯,現在想起來有些好笑,但當時心是酸的,我想兒子那時候一定想:「這是我媽媽,為什麼要那麼複雜!」
我在幼稚園裡,經常抱著孩子,但是從來不在園內抱自己的孩子,常常在我抱小朋友時,女兒總不知怎麼的,忽然就在旁邊看著我。兒子呢?開始的時候會說:「為什麼你都只抱別人不抱我。」然後總是衝到我旁邊,偷抱我一下然後跑開,我跟兩個孩子說:「回家以後我全都是你們的。」然後會看到兒子常常在家玩得瘋天瘋地的時候,會忽然跟姐姐說說:「妳等一下!」接著衝到我旁邊緊緊的抱著我說:「媽,我喜歡你。」之後又去瘋了。
幼稚園裡經常舉辦一些親子活動,母親節的時候都會邀請父母來園,並請母親們務必撥空參加,然而我家兒女總是跟著老師,和那少數媽媽沒辦法到場的孩子一起玩。
在園內,我的原則是自己的孩子犯錯了,我絕對嚴格處理,不能特別寬待自己的人。有一次兒子的老師因個人品德問題,冤枉誤會了兒子,雖然我事後對孩子做了心理輔導,但當時兒子卻已被我嚴厲責罰,認為「合理,是應該;不合理,是磨練。」
一次兒子被我管教,他大哭著說:「我討厭當你的小孩,為什麼大人、老師都會說『你媽媽是某某人,你還不乖一點』,為什麼別的小孩就不用像我一樣。」這時,我忍不住會想:如果我平凡一點,我的孩子是不是會快樂一點,否則他們是不是要畸形的長大?
後來我辭職回家陪孩子、陪先生,我每天花好幾個小時烹煮食物,做好廚娘,放學準時在校門口接孩子回家,陪孩子聊天、做功課,孩子再也不會因我的忙碌、沒時間,而缺東少西了,他們是自己生命的主角,而不是某某人的小孩。
最近先生多年不見的友人到家中來,看到兩個孩子都長大懂事了,也很努力於自己的學業,他對我我說:「弟妹真不簡單,把孩子教得這麼好。」先生在旁笑著說:「都是媽媽的功勞,我只是配合演出。」確實,教養子女這件事,女人是有壓力的,不論孩子是好是壞,社會傳統總認為母親關係大一些,成敗責任重一些,所以我從來不敢掉以輕心,像大部分的女人一樣,從孩子落地的那一刻起,便有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