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之夜 猶太人苦難的開始

吳佳珍/整理報導 |2008.11.15
1611觀看次
字級

◎吳佳珍/整理報導
  德國總理梅克爾9日在柏林猶太教堂,參加「水晶之夜70周年」全國性悼念活動,並疾聲呼籲「終止右翼極端主義」,絕不能再給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復出的機會。「水晶之夜」這個看似充滿詩意的辭彙,究竟是悼念什麼?

水晶之夜(德語Reichskristallnacht),實際上表達的是歷史上最血腥的暴行之一。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納粹黨員與黨衛隊襲擊猶太人的事件,被認為是對猶太人大規模屠殺的開始。

猶太人遭德國驅逐出境

1930年代,許多波蘭裔猶太人居住在德國。1938年10月28日午夜,在無預警的情況下,1萬7000名猶太人被德國政府驅逐到波蘭。一開始波蘭政府拒絕收容他們,於是這批猶太人只好日夜徘徊在兩國邊境,等待德國當局說服波蘭政府同意入境。

這時,一名在法國的猶太裔德國青年赫舍‧格林斯潘(Herschel Grynszpan),接到家人的信,敘述他們被驅逐出境的可怕經歷。於是,格林斯潘求助德國駐巴黎大使館官員恩斯特‧馮‧拉特(Ernst vom Rath),不過拉特卻毫無伸出援手之意。

1938年11月7日,心急如焚的格林斯潘忍無可忍之下,用槍暗殺拉特。拉特在9日死去,這個「外交官被猶太人暗殺」的事件,便成為德國對猶太人採取暴力行動的藉口。

碎一地的玻璃 閃閃發光
這一夜,納粹支持者在德國和奧地利洗劫了7000多家猶太商店、教堂及百貨公司等機構,窗子被打碎、建築被縱火,看似民間自發性行動,但事實上卻是由德國政府策畫。當晚約有91名猶太人命喪納粹的刀槍之下,超過3萬名猶太男性被關入集中營,估計因此死於集中營的,約2000至2500人。

由於當夜許多被打破的玻璃窗散落一地,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般閃閃發光,故人們後來稱該力事件為「水晶之夜」,更出現一個新名詞———反猶太主義。

種族屠殺的第一步
消息很快傳遍世界各地,各國紛紛指責德國的暴行,美國因此召回大使(但沒有斷交),更有許多國家選擇斷交,以示抗議。不過德國仍未停止迫害猶太人, 水晶之夜只是後來對全歐洲猶太人集體屠殺的第一步,估計約有600萬名猶太人死在納粹政權的手中。

標誌著納粹種族屠殺的「水晶之夜」,在一般老百姓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烙印。當時還是孩子的德國演員麥克爾‧德根回憶起那個混亂的夜晚時,仍心存餘悸。德根是個倖存者,他的父親則於1940年在集中營死去。即便已經過了70年,德根依然擔心,那樣慘不忍睹的情景會再度發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