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物館巡禮--哈佛自然史博物館 三大博物館組成

記者傅維信 |2006.02.28
895觀看次
字級

假如說福格美術館和塞克勒博物館,顯示哈佛的文化深度,那麼哈佛自然史博物館(Harvar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收藏,便證明哈佛大學在自然科學的鑽研上乃是執世界牛耳的地位。

所謂的哈佛自然史博物館,其實是由三大博物館所組成:植物博物館、動物博物館和礦物博物館。這三個博物館原本為了各自教學目的而成立,而後三個博物館再合而為一。

哈佛自然史博物館的收藏可以追溯至美國開國前的十八世紀,如今有逾二千一百萬件的動植物標本可供研究及展示,規模之大令人驚歎。

哈佛自然史博物館最知名的展示之一莫過於植物館裡的「玻璃花」(The Glass Flowers)。所謂的玻璃花,指的是一對名為布列屈卡(Blaschka)的父子,用手工所製造的人造玻璃花。

這對父子從一八八七到一九三六近五十年的歲月裡創造了八百四十種不同種類,超過三千件的玻璃花;玻璃花不僅栩栩如生,而且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典藏題材,被哈佛視為鎮校之寶。

在動物館中可以看到史前及世界各地的珍奇異獸標本,其中包括非洲大象的巨型標本和史前的海洋爬蟲類。另外,在礦物館裡則有各類的隕石,而一顆重達一千六百多英磅的紫色水晶,更叫人大開眼界。

目前博物館有項新的特展叫「大氣變遷:全球實驗」(Climate Change:Our Global Experiment),展出藉由哈佛大學的環境專家之助,深入淺出地解開大氣變遷之謎。在美國有許多政客主張全球暖化是「自然」現象而非工業污染所引起,參觀完這項展出,相信讀者會得出自己的結論。

博物館為服務大眾,在星期三下午和星期天的上午免費開放;網址是:http://www.hmnh.harvard.edu/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