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會讀心! 開車動腦不動手

 |2008.11.10
841觀看次
字級

腦波捕捉術成熟 設備能靠意念驅動 造福老年人、殘障者 未來用途更廣 前景大好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未來,你只要「動動腦」,就能駕駛汽車、輪椅,士兵開槍或發射飛彈只要想一想就可以,不必動手。由北京微軟亞洲研究院開發成功的「人腦電腦交互系統技術」,將推翻許多人工操作,達到「心念一動,完全掌控」的目標。

想法直達電腦 零時差

微軟亞洲研究院這項新技術,是利用「腦/機接口平台(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捕捉腦波訊號,來操控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能讓使用者光靠思維來控制外部設備,目前使用者已可在3D虛擬環境下操控汽車。

計畫主持人上海交大教授張麗清指出,這項研究最直接的應用,就是殘障者在家裡可輕鬆開窗、開電視、上網。他們甚至也能靠「腦波」開車逛街,增加生活便利性。除了可用於高齡社會,它還可用於身份認證、高危險性警覺度評估等領域,前景大好。

另一個重大功能是軍事用途,它對提高戰鬥效率而言幫助很大。當士兵在開槍或發射飛彈時,扣板機與按鈕需要約三百毫秒的時間;但若能直接從腦裡「把想法告訴電腦」,這三百毫秒的時間就能省下,這或許就能決定戰場上的勝負。

開車想睡覺 電腦會警告

張麗清表示,只要能準確讀出腦電波的內容,很多事情就可以「為所欲為」。雖然目前判別腦波信號的可靠性仍舊很低,但腦波已能靠儀器完全解讀出來,它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系統,下一步即將與工業界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統開發。在產業方面,在與日本腦電波研究所和亞研院合作後,目前輪椅已可隨殘障者的意念隨意在室內行走,下一步則是戶外的應用。

張麗清認為,這套技術大約再過五到十年就完全成熟,可以應用在各種產品上,而且還可以拿來檢測人的警覺度。例如:人在疲勞時開車往往不自覺累,因此常發生車禍。運用此系統可以觀察人的警覺意識,一來可以提醒駕駛員,二來還可使汽車自動停下來避免危險。同時,若駕駛把油門錯當煞車時,電腦馬上就會進行緊急處置。

訊號干擾問題 仍難排除

對於該系統未來開發上的難點,張麗清指出,一是傳感器接收的信號不能太複雜,若人在吵雜或紛亂的環境下,外界干擾就會影響接收情形,如何排除干擾仍屬問題。而電腦接收腦波中的「危險訊號」,反應仍慢上半截,因為要收集「危險訊號」得把多重的腦波訊息綜合起來,這還需要更強的複合技術來實現。

此外,腦電波雖可控制設備,但目前操作上仍欠細膩,多樣性也不足。但現在已可模擬手、腳的運作,假以時日將可在更多層面發揮作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