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樂】亨利‧考威爾

魚簡 |2008.11.05
499觀看次
字級


亨利‧考威爾一八九七年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他的父母都是作家,父親的愛爾蘭血統讓考威爾有更多機會接觸該國音樂。

一九○三年父母離異之後,有四十年的時間隨母親居住在美國。雖然幼年時代學習小提琴,其實並沒有真正接受正統的音樂教育。他十一歲開始自學作曲。由於缺少學院派的束縛,因此在音樂創作上以創新見稱。

考威爾對於前衛的鋼琴演奏法有濃厚的興趣,因此致力於研究各種突破傳統且與眾不同的鋼琴演奏法。一九一二年他創造了全新的變化,首次在鋼琴作品中使用了「音群」演奏法,在這樣一個新穎的方式下,鋼琴演奏不再單純地使用手指,而包括了手掌、拳頭、手臂等身體部位的敲打。這部代表作被命名為〈瑪努努的潮汐〉。

在這部作品完成後,一九一四年考威爾才進入加州大學音樂系正式修讀作曲。他的研究理論對不協調的對位元法、多層次的和聲結構、音群的組織重疊和多元化的節奏,做出了不同可能性的探討。

除了演奏技巧上的創新,考威爾也在音樂創作帶來突破。他利用「不確定」的手法,把短小的樂章讓演奏者任意重組,並且自行決定重復的次數。如此一來,演奏者本身有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考威爾將這樣的手法稱為「彈性形式」。

考威爾的各項創新讓他聲名大噪。一九二○年代,他赴歐洲舉行音樂會,在柏林大學進行研究,並且成為被蘇聯接見的第一位美國作曲家。在這期間,他結識了當時歐洲的頂尖作曲家,包括巴托克、勳伯格、貝爾格等人。

一九三○年代開始,考威爾轉而創作較為通俗的音樂作品。他積極將民族音樂的元素注入。室內樂《波斯套曲》、日本樂器箏與樂團的協奏曲、《第三交響曲蘇格蘭蓋爾人》、《讚美歌與賦格曲》等,都是帶有民間色彩的作品。

考威爾晚年健康狀況不佳,一九六五年病逝世於紐約,正式揮別音樂創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