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是指「清淨國土,莊嚴佛剎」,淨土宗雖是佛教的宗派之一,而淨土思想則是通遍全體佛教,因為十方三世諸佛在因地修行的本願,成就十方無量淨土,即希望眾生皆能成佛。
佛教北傳到中國、韓國、日本之後,特別推崇彌陀,很多人都把淨土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劃上等號,事實上淨土還有很多種,例如:華嚴淨土、東方藥師佛的琉璃淨土、彌勒佛的兜率淨土、《維摩詰經》所說「心淨則國土淨」的唯心淨土、《六祖壇經》的人間淨土……
淨土宗最著名的經典則是所謂的「淨土三經」,是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及《佛說阿彌陀經》,這三本經典又說了些什麼呢?
《無量壽經》是指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名為法藏比丘,時值勢自在王如來正在說二百一十億諸佛以及天人善惡,國土粗妙,使法藏比丘以四十八大願,也就是攝法身願、攝淨土願及攝眾生願為其成就之因地。
《觀無量壽經》則是阿闍世王在提婆達多的慫恿之下篡位,將父王頻婆娑羅王關到監獄去,還打算餓死他;他的母親韋提希夫人冒著各種危險,用各種方法帶食物給頻婆娑羅王,卻屢屢被阿闍世王發現,終於被軟禁於宮中。面對人生的極苦,韋提希夫人哀痛欲絕忍不住遙禮佛陀,希望獲得佛陀為其說法,示無三惡道的無憂國土。於是佛陀以三福行(世福、戒福、行福)以及十六觀行,其所結集而成的就是這部《觀無量壽經》。
至於《佛說阿彌陀經》,則是敘述阿彌陀佛依報莊嚴的國土,使人心嚮往之而發出深切的願心,並演說淨土三資糧的法門,使娑婆世界的眾生可以依此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