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運動分3級 身心皆修練

記者李宇政專題報導 |2008.10.26
756觀看次
字級



台灣近3萬6000平方公里的面積,70%的土地被群山和森林所擁抱,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等多樣形態的植披,孕育出多樣的生態環境。登山親近山林,對民眾來說,除了運動健身,更是和精神涵養、生活態度息息相關的活動場域。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理事長翁注賢強調,登山運動沒有空間、場地限制。「台灣超過3000公尺的山超過260座」。他表示,台灣地理環境獨樹一格,造就出許多「登山癡」要完成百岳(爬完百座3000公尺以上的山)登頂。

登山客通常把山分為3級「郊山(1500公尺以下)、中級(1500至3000公尺)、高山(3000公尺以上)」。也有分為休閒級:登山步道,是指路段平緩,老少咸宜就像是散步一樣;健腳級:除了要有健康的雙腳之外,還要具備良好的肺活量,有較陡的路段,走了會喘,滿身大汗;山友級:接近台灣百岳的程度,不是常常爬山的人,可能不太吃得消。

一般人一開始該如何踏進登山世界?山友Stone表示,登山與一般的運動不同,需要比較強的耐力,每一步踏出去,都要能夠在最輕鬆的情形下走出來,這樣才能夠走的遠。對登山用的肌肉、呼吸的節奏還不熟悉時,一定會覺得累、喘。另外,登山也不應跟人競賽。Stone強調,例如馬拉松比賽,每個人都用自己的節奏來跑,若自己的速度被別人干擾,節奏混亂,造成體力上的負擔。

所以應讓身體配合大自然,該休息的時候就休息,也可歇下腳步欣賞大自然的美。暱稱「山妖」的山友說,很多人常問他是否喜歡「征服」山的感覺?其實想想,當身高1.8公尺的你,爬上比自己高2195倍的3952公尺玉山山頂後,說你「征服」了玉山,是否就如同一隻矮你2195倍的0.82mm螞蟻爬上了你頭頂後,說「征服」了你一般的可笑!

「山妖」認為,登山有一種魔力,沿途看到路邊景色的變化,在山中,巨木參天的壯觀,可以讓人感受的生命的偉大,那千變萬化的高山湖泊,更讓人覺得置身人間仙境。除了登山沿途視覺享受外,那種揮汗淋漓的快感以及登頂後對天地的敬畏,都叫人精神暢快。

他強調,登山最大的好處不在於外在物質,而是在於精神及心靈的收穫,而那份收穫的價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