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族追蹤聚會開始後,護理人員小樺站在台上,播出為思念往生者所準備的幻燈片,一邊輕柔訴說出一段段的回憶。當張太太看到她在安寧病房細心照料先生的照片後,雙手掩在臉上,熱淚盈眶,一會兒仍然透過指縫,繼續看著先生住院時的生活照。
其他一起來參加的遺族們、尤其是喪失先生的太太們,雖然還沒看到自己親人的照片,卻也都雙手掩面,開始泣不成聲。
由於早就料到會有這種場面,所以每位遺族身邊,都有熱心的專業志工陪伴著,給與必要的支持,包括遞衛生紙跟擁抱。
等看完所有遺族家人的幻燈片以後,護士小樺照例詢問大家的近況如何?
已經轉哭為笑的張太太首先說:「最近我開始夢到我先生,他就站在一尊會發光的佛的後面,一直看著我。」
「有跟您說話嗎?」
「沒有。」
「您有跟他說什麼嗎?」
「我一直叫他的名字,但他只是笑笑的看著我,然後沒留下半句話就離開。我在後面一直追喊,卻都追不上。」
「我也很想念我先生,可是我女兒跟兒子,都不准我哭。」另一位喪夫的六十五歲阿菊嫂,接著又說
:「可是我好想哭,所以每次都躲到廁所裡面哭。」說完後,靜靜地擦著雙頰的淚水。
「我的女兒們也不准我哭,她們說都是因為我一直哭,所以當我先生剛過世,她們要卜卦問我先生事情時,都卜不出答案,所以我在家裡都不敢哭出來。」另一位五十八歲喪夫的阿梅嫂,一說完後,就放聲大哭起來,哭一陣子後,又說:「我好想念我先生,可是我都見不到他,連做夢也夢不到他,嗚│,嗚│」
「我因為太想念我爸爸,所以上星期去看我爸爸的時候,就特別跟爸爸的靈位說:爸爸,我已經嫁人了,我現在搬去跟先生住在一起,我家的住址是…。爸爸,雖然我已嫁人,也過得很幸福,但我好想念您
!我再念一次住址給您聽,您一定要記得來看我喔。」張太太剛出嫁的女兒,也說出她如何思念已故的父親。
「有用嗎?」
「當天晚上,就夢到我爸爸了。我把這件事情,跟遠在台東的姊姊說了以後,我姊姊還羨慕得不得了,決定星期天也要回彰化,跟我爸爸說她在台東的住址呢。」張小姐說完後,大家都笑成一團。
接著護士小樺拿出為所有人準備的氣球,讓大家在氣球上面,盡情寫上對已逝親人的滿滿祝福。然後帶領大家到頂樓,一齊將握在手上的氣球同時放開。當大家看著象徵著祝福的氣球,緩緩的飄向天空,直奔向在天上的親人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大家一直盯著氣球愈飄愈遠、愈飄愈小,直到看不見為止。
當小樺帶著大家下樓時,大家仍頻頻回首,沒有人捨得將視線離開頭頂上的那片天空。
附註:安寧緩和病房的工作人員,為了持續關懷在安寧病房過世的病人的家人,會在特定時間,邀請已往生病人的家屬(稱為遺族),跟安寧團隊成員們聚會,一起緬懷大家共同熟悉的往生者,回憶他們在即將往生前、臨終時、以及往生後的點點滴滴。這種聚會,我們稱之為「遺族追蹤」。
一般人當親人病逝後,尤其在病人過世後的特殊日子或忌日,遺族常會因為太過悲傷而面臨精神崩潰,甚至做出不理性的事情,因而造成更多的遺憾。然而透過「遺族追蹤」的進行,可以提供病人遺族宣洩悲傷的管道,讓安寧團隊的成員持續提供關懷給遺族,除了可避免一些不必要悲劇的發生外,更可讓遺族早日走出悲傷,恢復原有的生活機能。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