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棒在手 揮灑--瀟湘水雲2

章明中/文‧李友煌/攝 |2008.10.18
981觀看次
字級

 不只指揮,閻惠昌也擅長溝通,他積極與香港社會接觸,舉辦社會大眾認同的活動,他也同意樂團跟流行樂手合作,演奏流行曲目;就連廣東大戲,香港中樂團也都願意去了解戲曲中的文化意涵,擔任配樂,這些做法都滲透到香港居民各層面,至今已經有非常正面的口碑,「溝通非常重要,我需要團員跟我一起配合,達到共同的目標,能夠溝通是一個音樂總監必備的條件。」

「環保胡琴」 不取蛇皮製作

成立於1977年的香港中樂團,資金充裕,現在已成編制龐大,基本曲目最多的全職中樂團。在發展前期,由於中國大陸尚未改革開放,香港中西文化衝擊,作曲家作品也自然加入西化元素;現在採公司化經營,每年預算五千萬港幣,除了經典、教育等演出之外,樂團還有研究部門,專門研究樂器的改良。樂團已經推出「環保胡琴」,不殺蛇莽取皮製作,而改採科學改良的皮革,不但可以分解,而且高音域的穩定性極高,這也讓樂團音色更為紮實亮麗,深具前瞻性。

「我們的樂器到國外出訪,老是被海關查扣,因為有些是蛇皮等等,造成樂團行政上的困擾。」這些是閻惠昌希望可以改革中樂器的理由之一,還有一個理由是,中樂器的鼓皮會隨著天候熱漲冷縮,有很大的挑戰,以前有中樂團也有改革樂器,但是都只是單一樂器改良,對於整個樂團的音色上的改變沒有太多的幫助。閻惠昌希望的是一個聲部的完整改革,不是只有革胡,還有二胡、高胡等等,都必須一起改良,「現在很多樂迷都知道,希港中樂團的音色非常不一樣,比較明亮而且扎實。」

不但要普及 還要維持經典

雖然在香港十多年,但是閻惠昌還是不太會說廣東話,在一般外界的既定印象當中,香港沒有文化,只有銅臭,除了高樓、燈紅酒綠之外,毫無文化素養,但對於閻惠昌來說,這只是香港的一個面向。

閻惠昌說,香港市民對藝術有一定長度的追求,香港市民對藝術的欣賞水準,其實是有的。這些都需要去開發,去努力,好好動腦筋。香港中樂團每年都有超過100場定期音樂會,為了培育更多年輕音樂愛好者,中樂團每年還舉辦與民樂相關的大型活動,如香港鼓樂節、胡琴節、古箏節等,也努力參加世界金氏紀錄,用集體美學的社會參與,打造中樂團親切的形象。閻惠昌表示,只要找到方法,就會有更多人喜歡上中國的傳統音樂。雖然平均每場賣座維持在七成,但是閻惠昌已經滿意,「現在到音樂廳來聽中樂的觀眾,有一半是年輕人。」

閻惠昌說「不但要普及,更要維持經典。」他積極邀約作曲家為樂團打造新聲,也將不可能被大眾接受的新創作首演,打造成「中國的時尚品牌」,因為「只有在香港中樂團,你才可能聽見中樂真正的時尚,真正的未來。」走過這麼多城市,閻惠昌認為,中國的藝術家技巧扎實,基本功深厚,這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擬的,但是香港也有它的優勢,最大優勢就在於直接面對西方,可以吸收西方已經發展超越東方百年的樂團運作機制加以消化,成為中樂團的養分。

讓中樂之美沒有社會界限

1977年,香港中樂團由前市政局正式成立,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推廣中國音樂,發展中國音樂,為香港市民提供雅俗共賞的音樂。香港中樂團也可以說是香港的港文化大使,經常獲邀於國際著名音樂廳及藝術節演出,足跡遍及澳洲、新加坡、日本、南韓、中國內地、台灣、澳門、加拿大、美國、荷蘭、奧地利、德國、英國、法國、捷克、紐西蘭及愛爾蘭等地。

香港中樂團以多方位研究及發展中國傳統及近代音樂;改良樂器以達更佳聲效。為得到更全面的發展,樂團除作大型中樂合奏外,更分別成立民間音樂小組、室內樂小組、樂器改革研究小組及HKCO Pop。除此之外,重視唱片的行銷,香港中樂團製作了多輯影音產品,包括音樂會現場錄音CD、VCD、DVD等,並於2003年推出全球首張大型中樂團SACD現場錄音音樂會專輯,除此之外,香港中樂團也為電影《天地英雄》及《功夫》演奏配樂。在弱勢社群的照顧上,香港中樂團特別成立「樂在其中顯關懷」計劃,把中樂之美帶到老人院、兒童院及單親家庭中心等慈善機構,讓中樂之美沒有社會界限。

「公司化」並不等於「私有化」

走在新加坡之前,2001年4月正式由香港中樂團有限公司負責運作,在港府康樂文化事務署資助每年五千四百萬港幣的支持下,成立了「香港中樂團有限公司」,會不會降低樂團品質,受到董事會牽制有多大,當時都是問號。但是八年後的現在,已經擔任音樂總監的閻惠昌表示,「非常樂觀。」

當時受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的支持,香港中樂團有限公司目前設有董事會,以下設立行政總監與音樂總監,同時對董事會負責,港府預計用四年時間以金額五千四百萬港幣支持香港中樂團,四年之後看績效再評估。閻惠昌表示,香港中樂團的理事會主席及理事全為義務贊助人,以個人及商界力量支持樂團。

香港中樂團公司化之後,意味著自負盈虧,樂團要市場化,便是走大眾化,通俗化路線,但閻惠昌表示「公司化」並不等於「私有化」,香港中樂團是香港人的樂團,市場定位自然也不能脫離香港,「樂團一直演奏的樂曲有陽春也有白雪,香港中樂團所面對的市場,是對於中樂有所要求的聽眾的市場,只要香港人認為香港中樂團有存在的價值,香港中樂團就不需要擔心盈虧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