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寺廟裡,看到地藏王菩薩,手裡拿著一根拐杖,這根柺杖被稱為「錫杖」。一般來講,錫杖是出家人必備的東西,屬於比丘十八物當中的一項,尤其過去的出家人,外出的時候,都要帶著錫杖出門。
錫杖有以下幾個用途:一、對年邁的出家人而言,可以做為柺杖之用;二、到施主家門口托缽乞食,錫杖震動的聲音,可以讓施主知道;三、出門走在路上,怕不小心傷害到一些昆蟲、動物,因此拿錫杖來驅除。
由於錫杖的頭是用鐵做的,在那頂上可以掛鐵環,也因為掛有很多個鐵環,所以只要輕輕動一下,就會發出悉悉的聲音來,因此被稱為錫杖。為什麼錫杖又叫做飛錫呢?飛錫的意思,是這根錫杖是出門在外用的,它的來由與一位有道的高僧鄧隱峰禪師,有著很大的關係。
一天,鄧隱峰禪師要去五臺山,途中經過淮溪這地方,這時正好有兩隊人馬在廝殺,禪師看了很不忍心,想要加以化解。由於禪師已經是個有修行,且具有神通的高僧,於是他把錫杖往空中一丟,然後人也跟著騰空起來,飛過這些人的頭頂,那一支錫杖就在空中飛舞。
兩隊互相砍殺的人馬,看到這麼特殊的景象出現,都忘記打殺,全都抬頭看著空中飛舞的錫杖,因此而化解了一場兇殺。從那個時候開始,出家人拿的錫杖,又叫做飛錫,有時也譬喻出家人行腳遊歷各處。此外,錫杖有時也叫做德杖,道德之杖;有時又叫做智杖,智慧之杖,所以拿著錫杖的人,有時候在一場儀禮當中,錫杖也代表著他的身份。
此外,錫杖也被拿來當作一個形容詞或譬喻,例如:掛錫,就是出家人遊方,到這間寺廟裡暫住,叫做掛錫,也稱為掛單。又如:住錫,出家人擔任某間寺廟的住持時,可以稱之為某某大和尚住錫某某寺廟,因此我們去恭賀人家晉山時,也可以講住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