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行 學會知足付出 李祖翔 |2019.08.23 語音朗讀 30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學生帶緬甸孩童團康,給他們幸福,讓彼此都快樂。 圖╱南山高中 學生家長提供 佛光、南山學生協助緬甸民眾挖排水道。圖╱唐洪翔提供 台灣學生為緬甸學子講解資訊課程。圖╱唐洪翔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一趟自掏腰包為人服務的旅程,竟讓學生發心珍惜食物、把握學習機會。佛光大學資訊應用學系與南山高中學生,六月底赴緬甸進行資訊服務十五天,返台後不僅懂得分享「幸福」,還決定認真讀書為國爭光。 「您好,我的名字叫Cherry,來自Lashio(臘戌)。」當緬甸的弱勢學童介紹自己時,佛大四年級生唐洪翔震撼不已,一個國中生自願扛起村人甚至家國命運,清晨五時起床,晚間十一時才能闔上書本,假日也到其他學校聽課,一個月只有一次與家人通話的機會,甚至一整年不能開手機。「她期許自己當一個『只要有我,你們的明天會比今天幸福』的人!」 吸收知識 為夢想、生存奮鬥 更讓他念念不忘的,是Cherry奮發讀書不是為了拿到第一名,而是將知識帶回去,拯救村裡孩子的坎坷命運。「用知識掙錢,為更多人帶來幸福快樂」的理念也打動唐洪翔,加深他未來為大眾服務的信念。 升高二的趙振宇則對學習有感,他說:「當我們在台灣追求物質享受時,卻有人正為夢想、家庭和生存奮鬥。」返台後更珍惜食物與讀書時間,深怕不努力,將來輸給緬甸的學生:「可能連一起競爭的機會都沒有,後生可畏。」同學李方薰認為,惟有認真學習才會不浪費教育資源,未來她也勉勵自己要把擁有的資源散布出去,和大家共有。 在緬甸,水土不服是所有人共同可怕的回憶,佛大生曹書齊說:「即使只吃清湯麵、喝百事可樂都會腹瀉,開水也不能喝,要想辦法過濾,一半的人還有發燒情形,每個人都至少瘦兩公斤。」然而他們依然捲起褲管、戴起口罩,幫居民挖排水道,盼望為居民帶來衛生的居住環境,「分享彼此的止瀉藥也拉近我們的距離」。 「語言有隔閡、生活環境差,為什麼不放棄服務?」有親友這麼問,唐洪翔說:「為了推廣資訊的重要性,讓貧困、落後的人民未來多一條路可選!」曹書齊也說:「系主任詹丕宗教導我們,資訊能幫助你我看到這個世界,但如何運用資訊才重要。」 「學會知足」是所有人帶回台灣的禮物之一,曹書齊看到緬甸孩子在老舊發霉的床墊上玩耍,小吃店同樣家把床墊當桌子用,「他們似乎沒有『廢棄』這個詞,能用的就不會扔」。南山陳子安觀察到白天作生意、四處奔波的司機,夜裡是抱著孩子席地而睡,謀生用的車是唯一資產:「我們覺得稀鬆平常的東西,有些人一輩子無法擁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我們實在慚愧。」 由於緬甸是佛教興盛的國家,台灣學生對信仰有了新的體認,趙振宇說:「原來出家依然要和世界接軌,持續學習。」 王佳欣和吳居翰看到和尚帶著小沙彌化緣,且寺廟每一區都有人認養維護,訝異信仰原來可以如此虔誠:「除了用錢支持,還身體力行。」 寺廟每一區 都有人認養維護 聽孩子分享,南山帶隊老師黃奕函笑說,當初學生說想去緬甸服務,多數家長持反對意見,認為很辛苦,服務的第三天,也有人拉肚子、發燒,但堅持是有必要的,「這些遭遇,一般觀光客無法體會」,收穫真的很多,相信畢生難忘。 孩子不斷反映:「到落後鄉村服務不是為了得到什麼證明,而是真心想為弱勢孩子付出」。家長深深感動,認為孩子品格提升了,一致感謝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青年發展署、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等單位的協助,及贊助二十部再生筆電的華碩公司,讓他們有機會與緬甸學子交流學習。 前一篇文章 日咖啡董台東尋根 找爺爺的咖啡樹 下一篇文章 當太空人助手 俄機器人升空 熱門新聞 01如水的歌聲2025.10.1902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3【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4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5祈福.勝尾寺2025.10.2006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2025.10.2007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83佛光人行佛敬老孝親 老人節獲表揚2025.10.2009佛光山新馬寺 為逾2200考生祈福2025.10.2110紐約跨宗教慶祝印度排燈節 佛光山與會2025.10.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從垃圾堆到伸展台 破布變時尚新壽放手 輝達落腳北士科解套高市早苗 日本首位女首相川普逼澤倫斯基割地 接受俄國終戰條件衣索比亞女孩 滑板翻轉未來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