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的調養,雖然偶而還是要吃止痛藥,但自覺身體狀況良好,在乾兒子黃宏興的陪伴下,二○○六年七月回佛光山參加第五十六期短期出家修道會。修道會圓滿日清晨的課程是朝山,前一晚,我將止痛藥放在床邊,徹夜難眠,擔心自己無法拜完全程。早上,穿好鐵衣,跟隨大眾在不二門前排班,面向大殿,向佛陀祈求助我滿願。
正當朝山啟程時,我突然想起,「慘了,我忘了吃止痛藥。」
宏興擔心我中途出狀況,勸我:「那就不要拜了。」
我回他:「我是一心一意要朝山還願,怎能不拜?」於是向佛陀祈求:「佛陀!弟子虔誠地從馬來西亞前來朝山還願,請佛陀慈悲庇佑我順利完成。」第一拜拜下去時,全身如同「萬箭穿心、五內俱焚」般的痛苦。
身旁同寮的師兄輕聲勸我:「你到隊伍後面,跟著大眾一起問訊就好。」
我堅定地回說:「沒事,你們拜你們的。」體貼的宏興小心翼翼地攙扶著我,經過十拜之後,疼痛竟然消失了,而且拜的速度比同寮的師兄還要快,終於圓滿朝山之願。
同年十二月九、十日兩天,我帶全家人再次回到佛光山拜佛還願,並請購書籍、助印《佛光大藏經》,因為我認為:「一般的經書印得過於泛濫,助印《佛光大藏經》,不但經典多,而且透過大師的慈悲,將佛陀的智慧帶到全世界,在全球各地開花結果。」
傍晚全家沿著菩提路下山時,第一次來山的十二歲小兒子翊璽抬起頭來,一臉疑惑地問我:「爸爸!大佛的頭是電動的嗎?」
我回他:「不是,是鋼筋水泥做的。」
翊璽說:「那為什麼大佛轉頭過來看我,還對我微笑?」
我忙問道:「真的嗎?你是不是卡通看太多,不可以亂講。」
翊璽一本正經地說:「是真的。爸爸!早上我們剛上來有好多白色的佛像,是什麼地方?」
「是靈山勝境的五百羅漢區。」我說。
「他們有什麼特色嗎?」翊璽問。
「當然有,每一尊羅漢造型都不一樣。」我不明白翊璽為何問這些問題。
「爸爸!早上我們走到五百羅漢區時,每一尊羅漢都張開眼睛看我,還對我笑呢。」
「喔!原來如此。」我深深感謝佛菩薩的慈悲示現,讓我的信仰有傳承。(張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