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芳草】自幼與文學為伍 張燕輝散文特優

 |2008.10.14
744觀看次
字級

【本報桃園訊】桃園市永順國小老師張燕輝參加教育部文藝創作獲散文特優,熱愛文學的他,小時候兄長要他讀、背詩詞、散文,「大哥連研究所放假回家,也盯著我讀文學,我心裡想,電視又看不成了。」雖然兄長管得緊,但也因此奠下他對文學、寫作的興趣與根基,日後多次在文藝競賽贏得好成績,絕非僥倖。

張燕輝的文章,常流露對環境生態的關懷,這次在教育部文藝創作贏得大獎的作品「無聲飄落」,也是以環境遭破壞為主題,他認為,環保生態議題在台灣講了好幾年,但改善效果不顯著,關鍵在於國人常漠不關心,他的文章無論在意境描述或刻畫人心的筆觸,都能打動評審與讀者。

事實上,張燕輝是桃園、苗栗文學競賽的常勝軍,他過去曾以「楓香」、「香茅」贏得苗栗縣文學獎散文首獎,兩篇文章深入描寫老家環境變遷帶給人的省思。

「楓香」說的是通霄鎮南和里早年一棵少說有二百五十年的老楓香,因為一旁的土地公廟要重建,主張砍樹和保留的人都有,最後擲筊請示神明,回應是砍樹。「樹砍了,廟蓋得富麗堂皇,可是人們卻有失落感。」張燕輝表示,大家心裡都覺得少了成長的共同回憶,地方歷史也因此似乎缺了一角。

「很多人都是鼓勵我創作的恩師。」張燕輝說,讀小學五、六年級,在師大讀書的大哥張春興,規定他背唐詩、宋詞;張燕輝說,大哥放假回家不出去玩,反而在家「驗收成果」,他想看電視都沒機會,因此很多時間與文學為伍。往後自己當老師,文化國小校長戴振浩等人鼓勵他創作,都是他的恩師。

「國小是培育作文基礎、功力的黃金時間。」張燕輝認為,小學是記憶、背誦能力最強的時候,記的愈多,以後在文章應用方面也多。

他建議學生在作文方面,要配合主題有感而發,說明深入且明晰,主題要明確「不斷對焦」,注意結構嚴謹、首尾呼應,修詞用句要適當。一篇好作文,正如台北教育教大學教授陳光憲所言,要「虎頭(吸引人)、豬肚(內容豐富)、豹紋(結尾意寓深遠)」,掌握這些要點,就能寫出引人共鳴的文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