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句】Not Buying the Bailout 唱衰紓困?

黃裕美輯譯 |2008.10.12
301觀看次
字級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終於通過七千多億美元金融紓困案(financial bailout package),但華爾街股市和美國人民似乎仍不買帳,大部分人民尤其反對政府出面救這些被次級房貸(subprime mortgage)風暴拖垮的金融機構。影響所及,全球股市哀鴻遍野。而且儘管美國總統布希、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及財政部長寶森諄諄告誡美國百姓,再不紓困,將發生經濟大災難(an economic apocalypse),但似乎聽者渺渺,好像銀行倒了,事不關己。

事實上,不只金融海嘯難以打動人心,平常就連天然災變像颶風(hurricane)來了,人民也是百般不願撤離家園。而氣象報告還是用比較淺顯易懂的(easier to com-prehend)話和民眾溝通。通常最有效的警報,應該就像最有效的電視廣告(the most effective TV ads),除了淺顯易懂,一定要明確(specific and accurate)、不斷重覆(frequently repeated)、個人化(personal)、而且鎖定目標(targeted)。

但這次這三大巨頭語焉不詳(vague)而且太抽象(abstract),當然問題本身太錯綜複雜,也使他們想傳達的訊息不易為民眾了解。加上這波金融危機仍在發展中,事件本身太新又難以預料(the novelty and unpredictability),更難說服民眾買單。

但歸根究柢,他們最致命的錯誤還是不夠明確。他們從未明確告訴美國人民,如果國會不通過紓困案會有什麼後果,一定要把這項行動和人民將蒙受的損失掛鉤才行。所以,危機溝通專家米勒提(Dennis Mileti)表示,首先要列舉民眾會有切膚之痛的實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個美國家庭實地採訪,並預先描繪他們一年後的窘境,像這個人家的孩子將沒錢上大學,房子賣不出去,不能刷卡等。

另外,取名「紓困案」已經不戰而敗,老百姓會覺得,這些援助都是要給金融機構(financial institutions),不是消費者,如果改稱「消費者保護方案」(Consumer Protection Act)之類的就好多了。

再者,由於這次是要援救有錢的金融銀行家,最好不要派家財萬貫的前投資銀行家寶森當說客,更別派信用破產的跛鴨總統(discredited, lame duck President)出馬,最好選形象良好、素有清譽的說客,至少股神巴菲特的說服力就要比布希高多了,包袱也較少(less baggage)。

其實,寶森和柏南克在向國會領袖報告不採取行動會有什麼後果時措辭明確:股市崩盤(stock-market crash),失業率狂飆(sky-high unemployment),美國人借不到汽車貸款,銀行如骨牌倒下,很快抽乾聯邦存款保險基金(quickly drain the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fund),人民畢生的儲蓄也泡湯了。

但財長寶森可能因為怕引發金融危機,並未用這些話來設法說服民眾,當然第一次在眾院闖關失敗。二次闖關雖然過了,但已痛失先機,金融危機看來繼續向上發展,一時難以善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