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今】古代女醫家趣談

朱本浩 |2008.10.13
590觀看次
字級

 ◎朱本浩
現代女性當醫師的是多不勝數,但是在古代,可是寥寥無幾了,只能說可遇不可求,以下舉數例來看看她們學醫的因緣:
西漢義姁:
遠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河東地方(今山西省復縣)有一個名叫義姁的女子,她從小就對藥草有興趣,十幾歲便能上山採藥,搗爛後給鄉親們敷治外傷。並在一次特別的診治後,讓她的醫術深得鄉里稱嘆。
 話說有一位腹部膨隆的病人被抬來時,肚子比將要臨產的孕婦還大,臍眼突出,瘦得皮包骨頭,氣息奄奄。義姁仔細診視後,從醫藥箱中取出幾根銀針,在病人的腹部和腿部一連扎了幾下,又取出一包藥粉撒在病人的肚臍眼上,用熱水浸濕的絹帛裹住,並餵服中藥。幾天後,病人的腫脹便漸漸消退,不到十天工夫,病人就可以起來活動。義姁的名聲也因此傳到漢武帝耳裡,而將她征召入宮,封為女侍醫,專為皇帝太后治病。

明代談允賢:
談允賢是江蘇無錫人,祖父曾任刑部郎中,是當地的名醫,祖母也對醫藥十分精通。談允賢從小就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在祖母的指導下學習醫藥知識。婚後不久,雖得了氣血失調之病,她不僅沒有放棄學醫,反而把自己的疾病作為研究對象,終於治好了病。祖母臨終前將全部秘方和製藥工具傳授給她。

談允賢醫術精湛,又是難得的女醫師,因此女性患者紛紛前往,後來,談允賢成了當地專治婦科病症的女醫師。五十歲時,談允賢將祖母傳授的醫術和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總結成一部《女醫雜言》。

宋代張小娘子:
據說,在張小娘子年輕時,有一天,一位雲遊郎中路過門前,向她討水喝,張小娘子見是一位銀髯老人,便將他請進屋裡,熱情地招待飯菜。老郎中見她聰明賢慧,手腳勤快,便將開刀和製膏等外科醫術傳授給她,還贈她一部秘而不傳的《癰疽導方》。

 經過不斷實踐,張小娘子終於成了一位精通外科的女醫生,凡是瘡瘍癰腫的病人前來求醫,經她診治,無一不見奇效,張小娘子一時聲名大噪,病人應接不暇。她又把外科技術傳給丈夫,於是,夫婦倆都成了當地的名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