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金門訊】金門外島在全縣行政中心所在金城鎮城區的地下,有條全長二千五百多公尺的民防坑道,經過斥資整修,現在已經是一遊地下金門、見證民防歷史的熱門景點。
金門在經歷一九五八年的「八二三」砲戰之後,不僅軍方開挖坑道,民間也是挖防空洞、民防坑道,軍民一起打造「地下金門」奇蹟。
金城民防坑道是由金門縣民眾自衛總隊出資,委由陸軍二九二師、一二七師兵工協建,工程於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四日開工,翌年六月五日竣工,歷時一年二月有餘,動支經費達新台幣一千六百餘萬元。
金城坑道全長二千五百五十九點二公尺,為集防衛、黨政、動員、經濟運作於一體的地下戰鬥網。金城坑道施建時,正逢一九七九年初大陸和美國建交,停止對金門砲擊,金馬外島由原本砲火相向,進入沒有砲聲的時代,因此,坑道啟用後,重要性跟著降低,四十歲以下金門人,恐怕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金門縣政府為活化利用金城民防坑道,重建「地下金門」城防體系,開發為觀光賣點,於今年初啟用。在金城車站二樓新設入口坑道主題展示館,並以車站起至金門高中出口間的地下坑道及碉堡,設置主體坑道體驗區,一趟遊程三、四十分鐘,金門民防歷史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