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國大陸毒奶粉事件愈演愈烈,不僅消費者無所適從,業者更是因政府政策反覆損失慘重;主計長石素梅昨天表示,如果國賠預算因后豐大橋、毒奶粉等事件不夠支應,可考慮動用第二預備金。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邀請主計處與審計部官員進行業務報告,立委盧秀燕質詢時指出,近來辛樂克颱風、后豐大橋、大陸毒奶粉事件,都可能衍生國家賠償的後續問題,今年的國賠金額可能創下罕見高峰。
盧秀燕說,根據資料顯示,這兩年編列的國賠預算約為四千三百多萬,平均每年約用去三千九百多萬,也就是說,今年只剩下四百多萬的額度可用。
盧秀燕表示,過去八掌溪事件時,每個受害民眾的國賠金額是八百萬元,如果比照辦理,后豐大橋事件兩死四失蹤,就得花去約四千八百萬元;再加上毒奶粉事件,由於政府處理過程荒腔走板、政策反覆,相關業者初估損失超過十億元,這些人當然「有資格申請國賠」,但政府的「錢要從那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