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生命教育 大家齊努力

張秋華(北縣三重/退休國小主任) |2006.02.20
529觀看次
字級

翻開報紙,全台兩天有九人自殺,加上近來多起學生自殺,和層出不窮的歹徒殺人案件,不僅令人怵目驚心,更教人嘆息不已,為什麼有這麼多人不知珍惜自己生命、不尊重別人生命呢?

有鑑於此,近年來國內教育在一片革改聲中,制度、政策、規模或內涵等均有改善,在課程與教材上,也都重視生活教育,無論是兩性、道德、人權及生命教育,在輔導、綜合活動及彈性課程時,老師都會引導孩子朝正常方向發展;在九年一貫課程裡,更重視情意、道德、公民及生命教育,並納入主流,以培養下一代能學習尊重生命、關懷別人,愛護自然資源,建立樂觀進取積極的人生觀,以成就自己、造福他人。

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生命教育」的學習,並非只靠單元教材、零星的活動或輔導就能奏效,必須靠一貫的系統性思考,連貫的學習設計與校園文化的薰陶和影響,方能在長時間的孕育下,使學生建立對生命本質的認知,與對生活品質的珍惜。

印度名詩人暨哲學家泰戈爾曾說:「我存在,是因為我的生命是一個永久的奇蹟。」先總統蔣公亦曾說:「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我們的氣息命脈,是不用祈求,上天就恩賜給予的,我們的骨骼筋絡,也是不需跪拜就可得到的,我們怎能不感激而珍惜呢?

生命是可貴的,活著就有希望;生命是獨一無二的,是無可取代的。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有他的價值與意義,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上天給了你我尊貴的人性與對萬物奇妙的感受,所以我們有義務、權利去發展和去探索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要把屬於自己生命的特色、潛能開發出來,接受真實的自我,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

父母常會以自己的嗜好或興趣作為標準,來要求孩子完成超出他能力範圍的事,讓孩子備感壓力,因而出現想不開、自閉,甚至結束生命的舉動,這樣就得不償失了。平日留意孩子的優點、天份和特長,誘導他的生命力往優點方面發展,多稱讚、多鼓勵,孩子會逐漸朝父母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生命也會步上正軌。

生命教育應該抱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使孩子們都能認識、重視、熱愛、尊重和珍惜生命,「樹不得沃土,不成巨木;人不遇良師,難成君子」,在孩子生命萌芽時,父母、師長應用「愛與智慧」,好好培育他們,期作好「生命教育」,澄清生命的價值,使人人能愛惜生命、尊重生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