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嘉義縣沿海偏遠學校網寮國小,校地以前是鹽田,前校長蔡仕昌克服鹽地問題,四年前在學校種了五棵土芭樂樹,如今芭藥樹已經結實累累,小朋友下課後經常跑到樹下摘土芭樂,有時還會帶回家給弟妹吃。雖然蔡仕昌已離開網寮國小兩年多,五棵芭樂樹卻緊扣蔡仕昌與全校師生情感,也溫暖學生的心。
走進網寮國小可在川堂前花台看到五棵不起眼的土芭樂樹,樹上還貼著蔡仕昌留下的新詩,寫著「芭樂樹像我的孩子,數年前種了他,經過灌溉、施肥、扶正,在鹽地中成長,在颱風中茁壯,今年竟然生出幾個土芭樂,最快樂的不是我,是快樂校園中的孩子。」深深打動每位師生的心。
蔡仕昌說,七年前他到網寮國小服務,看到校園土地鹽化非常嚴重,少有花木,於是決定克服鹽化問題,嘗試在校園大量種植花木,包括五棵土芭樂樹。
起初,蔡仕昌對植裁存活率並不樂觀,後來他發現部分花木竟存活;更令他興奮的是,兩年前這五棵土芭樂全開花結果,蔡仕昌於是將這些得來不易的土芭樂與師生分享。
陳姓學童說,土芭樂很好吃;尤其,下課時間老師與同學一起吃時,果肉會散發一股很特殊的味道,深深溫暖每位同學的心。
網寮國小現任校長蔡水河表示,雖然蔡仕昌離開網寮國小已兩年,但蔡校長一直心繫五棵芭樂樹及網寮國小師生,一有空就會開車回母校探視芭樂樹,將芭樂樹視為自己的孩子般關心,這點讓他及師生相當感動。